34岁研究生在自习室猝死,生前最后一个晚上,熬夜工作至凌晨两点半

2021
12/10

+
分享
评论
急诊医学资讯
A-
A+

最近发生了一起研究生猝死事件,引发各界关注。 

最近发生了一起研究生猝死事件,引发各界关注。

11月23日10时许,34岁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研三学生谢鹏倒在了学校的自习室内,被送往医院后不久宣告不治。阜新市中心医院出具的死亡诊断证明书显示,其死亡原因系心源性猝死。

谢鹏的死亡证明显示其为心源性猝死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得知噩耗的亲属从山东滨州前往辽宁阜新为谢鹏处理后事。在翻看过儿子的手机后,谢鹏父母发现,在儿子读研期间,导师董某文曾将多项与毕业无关的课题工作交由其承担。此外,谢鹏还需帮导师完成打扫办公室、烧水、派发节日福利等生活琐事。
谢鹏的叔叔告诉媒体,早在春节前后,本应在今年夏天毕业的谢鹏就被告知将延期毕业,原因是论文不达标,但在谢鹏和多名同学的微信聊天中却透露,他因忙于导师额外安排的工作而无暇顾及毕业论文。谢鹏叔叔称,今年5月,侄子曾因心脏不适前往医院就诊,检查报告显示心律失常,谢鹏曾以此为由向导师请假,对方并未允准。在谢鹏生前的最后一个晚上,他还熬夜工作至凌晨两点半。
谢鹏的电脑桌面,发病前夜熬夜工作至凌晨两点半。
谢鹏家属认为,谢鹏的猝死是由于连续工作导致过度劳累,与导师安排的任务过多有关,“出事后,校方与我们进行了四轮对话,但一直否认他们有责任。”

12月8日,谢鹏所在学校发布了情况通报。
情况通报
2021年11月23日上午10时左右,我校2018级硕士研究生谢某在教学楼突然抽搐并晕倒,被及时送医后,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医院诊断死因为心源性猝死。全校师生对谢某离世深感悲痛和惋惜。
事发后,学校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项工作组,与家属进行沟通,给予精神抚慰和生活照料,协助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经核实,2021年5月,谢某因未能完成学位论文,向学院提出延期答辩申请。在导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谢某经过努力完成学位论文初稿,并于10月下旬通过预答辩。按照研究生培养要求,在学习期间,谢某参与了导师主持的1项科研项目,承担部分实验测试工作。经了解,2021年5月初,谢某报知导师去医院就医,就医后导师询问了就医状况,谢某没有向导师反映其患有疾病的问题。此后,导师未曾接到过谢某请假回家的申请。
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我校将积极与家属沟通,依法依规处理善后事宜,愿逝者安息。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年12月8日
我们为这样的研究人才不幸离世而感到惋惜,心源性猝死凶险至极,心脏在短时间内停止跳动,呼吸停止,最终引起死亡,这种猝死在医学上就叫做心源性猝死。

每个人都应警惕猝死的发生!

心源性猝死,不一定都有心脏病,也不一定只有老年人才会发生,大家都应该提高警惕。
1、有基础心脏病的人 

包括:心肌病、冠状动脉异常、心律失常综合征(离子通道病)、结构性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其中,以肥厚型心肌病最常见。例如,跑马拉松期间出现的猝死,有相当部分与肥厚型心肌病相关。

2、没有相关的疾病病史 

研究发现仅 1/3 的年轻人在猝死前有相关病史 ,而 2/3 猝死的年轻人,没有相关的疾病病史,即 2/3 的猝死发生于看似健康的人。
因此,平时看起来健康的人,也应提高警惕。

如何预防猝死?

1、控制危险因素 

①少熬夜 长期熬夜,可导致一系列疾病,并可能最终导致死亡。而短期熬夜,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②避免工作压力过大 精神压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药物无法缓解的。长期从事着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精神高度紧张,可使血液中的儿茶酚胺持续增高,可引发局部血管斑块破裂,形成血栓。

③避免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会减缓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使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液循环变慢,血回流到心脏也变得困难起来,这一系列的改变都可能诱发血栓,增加心肌梗死和肺栓塞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④避免暴饮暴食、多运动 如果长期暴饮暴食+不爱运动,脂肪会越积越多,血管里容易形成脂质斑块,增加猝死风险。运动要适度,也不要超负荷运动,避免在雾霾天气或来往车辆密集的马路上剧烈运动。

⑤戒烟、戒酒  大家都知道吸烟喝酒有害健康,对于心脏而言也一样。

⑥积极控制治疗基础疾病  例如,诊断肥厚型心肌病之后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必要时置入埋藏式除颤器。又如,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应该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以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2、定期筛查、体检 

普通心电图筛查是一项既有效,又符合经济学效益的筛查手段。心电图对于包括长 QT 综合征、预激综合症、肥厚型心肌病和 Brugada 综合征都是一种敏感和有效的筛查手段。

除心电图外,病史的询问和体格检查也很重要。结合 ECG、病史、体格检查等结果,如进一步怀疑猝死相关的疾病,应完善其他相关检查,包括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活动平板、冠脉造影、心内电生理、基因检查等。

对于高危人群,应该考虑定期的检查心电图、血压、血糖,可行活动平板排查冠心病。
3、关注预警症状 
猝死,很多时候真的猝不及防,不过有时候也会也有些先兆症状,如果能提前干预也许就能救命。

晕厥或抽搐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警戒症状,如有出现,应立即于急诊就诊,并住院检查。心悸、胸痛、黑矇也可能提示心源性猝死,应该尽快门诊就诊,完善相关检查。

部分“过劳死”的患者也有先兆症状,如:容易疲惫、健忘、颈部肩部紧缩感、头痛、肌肉痛、胸闷、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低落、失眠、有自杀倾向。

出现以上症状,常常提示超负荷的工作已经带来猝死的风险,此时应该立即停下来,调整自己的身体及心态,切不可有侥幸心理。有时候,时间就是生命!
-THE END-

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微博,澎湃新闻、好大夫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谢鹏,猝死,导师,工作,性猝死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