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为什么我的耳朵不一样?
哭泣的妞妞
妞妞今年8岁了,读小学二年级,是一个容易害羞的小女生,今天放学时,她哭着奔向妈妈的怀抱,指了指自己藏在长发下的小耳朵,哭着问妈妈:“为什么我的耳朵特别小,跟别的孩子不一样?”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
有些孩子的耳朵“与众不同”
且这个概率并不低
每10万新生儿中大约就有
7人患有小耳畸形
1
宝宝为什么会是“小耳朵”?
令很多来院就诊的宝爸宝妈们非常疑惑的一点是:父母都是健康、正常的耳朵,为什么偏偏孩子生出来是“小耳朵”呢?
其实,大部分小耳畸形的患儿都没有家族史,这可能与胎儿耳郭发育阶段母亲接触了病毒感染、药物、污染物等有关。少数是遗传性的,这种情况有可能合并其他如心脏、肾脏的先天畸形,需要同时筛查其他器官的畸形及耳畸形相关的基因。
2
我的宝宝也是“小耳朵”,怎么办?
别慌!目前我院已有手术可以解决“小耳朵”的难题!该手术使用“自体肋软骨再造法”重建耳朵,安全性高,效果自然。
全耳廓再造术分为2期手术,其中——
????一期手术:取肋软骨雕刻耳支架,埋在皮下。
????二期手术:一期手术后4-6个月,把耳朵立起至一定的角度。
注:以上图片来源于我院真实病例
因为手术需要将自体肋软骨植入耳后皮肤下方。因此,对于耳部皮肤状况较好的患儿,采用“直埋法”完成一期手术。
直埋法全耳郭再造术一期
而对于部分耳后皮肤条件较差的患儿,则需要在一期手术前使用“扩张法”延展皮肤,使其达到植入的条件。
扩张法全耳郭再造术
同一患者,扩张前(左),扩张后(右)
专家提示:
青春期前(8-10岁前)的肋软骨量充足、质量佳,因此是自体肋软骨耳再造的黄金期。
3
如果要做这个手术,如何安排?
需要做哪些准备?
1岁前
出生后完成常规听力筛查,并在1岁前完成诊断性听力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
单耳听力下降:选择性佩戴助听器+言语训练。
双耳听力下降:佩戴至少一侧骨导助听器。
2岁-4岁
关注言语发育
如果听力差或发音不清晰,需要佩戴骨导助听器,辅助言语训练。
5岁-6岁
关注心理发育
让孩子勇于面对和接受耳朵的“不同”。
门诊检查,评估发育情况,制定手术方案。
6岁-8岁
为手术做准备
多运动:锻炼胸廓、控制体重。
手术前1年:门诊评估胸廓发育情况,部分孩子需要激光脱毛4-5次。
4
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1、术后注意保护再造耳,尤其是避免睡觉压迫,避免剧烈撞击。
2、术后可至瘢痕门诊随访,以减少瘢痕反应。
写在最后:
小耳朵的手术治疗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这期间需要医生、家长、孩子的密切合作。除了手术治疗外,家长也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发育。
很多来院做过手术的患儿最终都成长为坚强、多才多艺的孩子。毕竟在爱的包围下成长,再大的困难都不怕!
供稿、供图 | 眼耳鼻整形外科 傅窈窈
编辑 | 党委宣传部 赵俊
本文卡通配图来源于网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