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 打造仁济铁军,转型升级 创建二甲专科
NEWS
在中国,社会办医,要想成就大事,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志,是志存高远,更是意志和斗志。唯此,掌舵人方能立于高巅,拒绝短利,克难攻坚,奋勇前行。
十年筑梦 新的征程
开启仁济发展新时代
2006年,侯建玺给郑州仁济医院确定了两个十年计划。第一个十年计划:打造中国显微外科精英团队、树立知名专科品牌、规划建设仁济新院区。
十年间,仁济人创造了1项世界第一、4项全国第一,8次被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断指17截”再植更是被中国工程院院士拿到国外讲学:“这就是中国的显微外科技术水平!”侯建玺定位自己的团队:调度有力,统一指挥,团队作战,合理分工,责任到位,精益求精,流水作业,随叫随到。
毋庸置疑,仁济铁军是一个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王者之师。这是仁济医院的力量来源,更是仁济医院的发展之基。 2016年,郑州仁济医收获满满,成功跨入亿元营收医院行列,成为河南省显微外科的重点专科,成为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医院,收获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临床培训基地。数据表明,郑州仁济医院的重点专科,已在中国一线品牌。这个品牌,在2017年6月被进一步证实:侯建玺当选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显微专科医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6年12月26日,随着郑州仁济医院与远东宏信医疗健康集团合作,侯建玺的第一个十年计划完美收官。
2019年7月28日,仁济新院区宣布开业。国内30多位院士专家对仁济表示祝贺,一场千人学术会议共祝郑州仁济医院蓬勃发展。
环境变迁 医路战疫
仁济医院再登新高度
新院址投入使用后,仁济医院步入新的发展征程,态势良好。 然而,两件大事件,成为仁济发展的巨大挑战。 一是,仁济新院区所在的金岱产业集聚区,要转型升级,原来8万人口的区域,大部分人口要搬迁走,服务人口的巨幅减少,给医院发展蒙上了雾霾。但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仁济的专科,积累的品牌,成为定海神针。虽环境变迁,但是,这里有“神仙”,所以很多外地患者依然慕名前来就诊,依托优秀的品牌,仁济运行平稳,顺利发展。 二是,运营不到半年,中国乃至全世界遭遇新冠疫情的考验。重重考验,侯建玺没有退缩!仁济医院迅速整合力量投身抗疫,磨砺仁济铁军,提升医护专业技术,增强团队合作精神,焕发了仁济的责任力量。
毋庸置疑,新冠战争,是巨大的试金石,是检验仁济医院价值取向的试金石,是考验仁济医院社会责任感的试金石,是证明仁济医院业务能力的试金石。仁济医院,以自己的雄姿英发和责任担当,给人民交了一份初心满满的答卷。 回想抗疫的岁月,侯建玺感慨良多,他说,仁济九名勇士出征武汉时,管城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都来送别,回来的时候,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欢迎他们回家。当时,组织部长讲话的时候,满含热泪,话都说不出来,那个时候,大家的心是一样的:虽然抗疫医护获得了各种荣誉和嘉奖,但是,侯建玺的眼里只有一件事“他们平安回来了!”
抗疫,让仁济的队伍得到了业务上的锻炼和心灵上的升华,真正感受到了中国医者的奉献精神和大爱无疆,这种责任感和凝聚力,是金钱奖励所无法实现的。
仁济的这种大局精神,不仅体现在自己医院的发展上。作为河南省医院协会社会办医分会的会长单位,抗疫结束后,仁济牵头组织了河南省民营医疗的表彰大会,省卫健委领导到场给众多河南社会办医抗疫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颁奖。
危中寻机 锻造人才
仁济铁军再提升
一直以来,人才和团队,都是仁济最宝贵的资源,是医院发展的动力。侯建玺都把人才培养作为命脉所在。 新医院开业初期,因为金岱产业园区转型,人口锐减,服务减少,医护剩余。侯建玺不仅没有裁员,而是派人出去进修学习,把人才作为涅槃崛起的重要力量。
这个理念,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中,继续使用。疫情时候,仁济有500多名员工,300多名员工去抗疫,剩余200多名员工正常上班。 疫情期间,患者不多,此时正是学习的好机会,做培训、搞科研、写论文、学习学科建设、练基本功、病例书写大赛、技能比式、锻炼显微外科技术等有序进行,侯建玺亲自进行考核。 高瞻远瞩,作用显著。5月份,疫情解除,是2020年接收病人最多的一个时期,创造了仁济医院历史新高。 侯建玺不由感慨: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坚持就是胜利,不论风雨有多大,信守理念,永不放弃。 侯建玺说:“这些苦难在考验我们的耐心,考验我们的毅力,考验仁济的战斗作风。建医院的时候,是坚持熬过来的,但是在医院运营过程中,是一种信心和信念在维持,没有信心和信念,很容易放弃,很容易停滞不前,如果在疫情过程中,仁济让医护人员都回去休息了,大家没斗志了,人心就散了。” 走过了环境变迁、走过了新冠疫情,侯建玺的眼光更加深远:不能打败我的,必将使我更强大。 转型期间和疫情期间的团队学习,不仅提升了整个团队的技能,而且提升了整个团队的信心,更是通过抗疫战疫、让团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融入心神,为仁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时代助力新发展
强宽结合迈向新征程
2020年底,经过战疫,侯建玺和他的团队,更加自信,发展思路也更加清晰。又一个5年计划跃然心头:一年创二甲,三年晋三级,五年创三甲。 5年内,要培育仁济的五大中心,创伤显微外科中心,骨坏死治疗中心,四肢矫形功能重建中心,慢创治疗中心,显微整形修复重建中心。 其中,创伤显微外科实力已经非常雄厚,是河南省的重点学科,目前,要做显微外科+N的模式,把显微技术向矫形,向周围神经,向骨坏死领域去延伸更多的外科专业领域。 仁济的发展,也是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过程。之前仁济的定位是打造大专科,强综合,随着事业发展,侯建玺将新的医疗板块定位为大专科、宽综合。 大专科,首先是有一定规模,三甲专科医院需要500张床位,仁济医院新院区523张床位,符合三甲基本标准;其次,大专科,不是做多大,而是要把专科做精做强,强,要强在技术上,在区域内是领先的,技术、科研、教学能力要走在本学科、本专业的前列。目前,仁济的显微外科是河南省唯一的创伤显微外科重点学科,是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临床培训基地;是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显微专科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这标志着仁济的专科技术已经走在国内前列。
宽综合,就是对区域内百姓健康需求的基本服务,这要求,区域百姓在仁济医院能够得到全科服务,能够有基本的医疗保障。同时,医院也筹建了一个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也是基本医疗保障的一个体现。 宽综合,目前在仁济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体检科、口腔科、整形美容等。宽综合,是必须要坚持的一个策略,不能因为当下的服务量减少而改变,仁济需要做的是要度过这个关卡,把团队维持和培养好,等待时机,展翅高飞,未来的科创城需要宽综合,而当下的区域百姓也需要宽综合,只不过,现在服务的病人少而已,但是,仁济仍然要治病救人,仍然需要展望远方,待时而飞。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仁济医院要做的是: 降本增效、提质增效 。就是降低运营成本,降低医疗成本,更优质地为老百姓做服务。仁济未来要通过科研、技术创新、调整结构等措施,在不给老百姓增加负担的前提下,在医保的框架下,让老百姓多受益。 此外,一些设置比较大的版块,比如口腔科,当初的设计医生多、服务区域大,目前没有这么大的需求,就调整部分区域和医疗资源到体检科,内部资源优化,按需设置。 2021年,注定是仁济医院转型升级、提质增速的一年。在此前提下,仁济导入了二甲的评审,通过二甲的评审,更进一步地提升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通过二甲的评审,进一步的验证了医院管理水平好不好,医疗服务百姓是否满意。 侯建玺是个完美主义者,更是个实干主义者。他说,所谓理想,精神是人的一种信仰,你的目标就是你奋斗的方向,而理想和方向,必须用实际行动来验证,必须脚踏实地才能完成。
侯建玺认为,如果理想挂在空中,目标定在墙上,不去落实、不去体验,那就变成空的了。仁济永远都要脚踏实地,仁济的今天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仁济是一个堡垒一个堡垒拿下来的。来不得一点虚头,走不得一点捷径,甚至是苍天给仁济更加多了一些磨难,但是仁济人不怕,因为仁济人是一颗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铜豌豆。 仁济已经平稳走过2021年,今年对仁济也是最大的考验的一年,也是仁济人收获最多的一年。
团结就是力量 实干成就未来
多年来,仁济医院发展,披荆斩棘,百战黄沙,但是,侯建玺最为欣慰的事情是,他有一支仁济铁军。他说,这是最难的事,仁济的家人都很争气。 尤其是仁济的学科带头人、管理层,都是跟着仁济成长起来的,对仁济文化非常了解,“四心”文化在仁济人心中已经扎根。
仁济的“四心”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孝心、爱心、感恩心、责任心是在长期耳濡目染中形成的,2020年的疫情之年,是仁济爱心、责任心践行最好的一年;而感恩心,感恩社会、感恩帮助你的人、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朋友,不是谁都能做到。这需要高度,需要胸怀,需要素质。
侯建玺常说,团队凝聚力的打造,需要听取不同的意见,需要接受别人的批评,需要同舟共济,需要百家争鸣。 侯建玺始终感谢敢于批评他的人,他常对自己说,如果有人给你提出批评、提出意见,你就觉得他是故意给你出难题,这是没有胸怀的表现;虽然,批评的话不好听,让人很不舒服,但正是这些话语,让我们头脑冷静,更加全面地认识到事物的发展规律,所以,一定要感恩那些敢于批评你的人,正是他们的批评,才能让仁济一直成长。 侯建玺的座右铭是:要有开放的胸怀,要有坚定的信心。 别人走过的路、做过的事情,他不喜欢再去做一遍。有困难不要怕,今天解决一个问题,一千个问题就少了一个,把999个问题解决完了,就剩下一个问题了,总会成功的,坚持就是胜利。 让侯建玺倍感骄傲的,是仁济铁军非常团结,几十个股东从来没有因为利益问题、权利问题,对医院的管理提出质疑。十几年过来,股东们没有争吵过,医院做什么事情,都会一致支持。 走过曲折盘旋的山路,抬望眼,海阔天空。侯建玺和他的仁济医院,正踌躇满志,规划发展,迎接更加辉煌的明天。 2021年,高歌猛进,势头正好。郑州仁济医院所在的金岱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正在提速,暖暖的郑州东南,正在发力,这里春意渐浓。仅春季,金岱产业园区就招商300多亿,未来是千亿级的城市建设,有无限的期待,三年后,30万人口将聚集这里。 顺应大势,仁济规划步步为营,梦想渐渐实现。2021年11月26日,对于郑州社会办医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郑州仁济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专科医院评审,这不仅是医院发展史上的大事,也是河南社会办医发展史上值得记载的时刻。
郑州32个核心板块,郑州仁济医院(南院区)位于金岱科创城板块,距离规划的小李庄火车站板块4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医院的一三五规划,已经深深植入了每个仁济人的心中和实际工作中,利用仁济18年来奠定的显微外科优势,发扬全国知名显微外科医院品牌,借助区域产业规划和居民基础,一个拥有核心显微外科优势的专科医院已经跃然纸上,仁济在烈火中蝶变,壮阔前途,未来可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