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Omicron突变株到底有多糟?其R值可能大于Delta、现有疫苗效果不佳

2021-12-06 11:48

目前,全球研究人员正在全力了解Omicron毒株,以了解它的传染力、致病性以及免疫逃逸能力。

编译 | 刘佳仪
来源 | 深究科学
导读
目前,全球研究人员正在全力了解Omicron毒株,以了解它的传染力、致病性以及免疫逃逸能力。12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全球已有38个国家出现Omicron毒株感染的病例。随着越来越多人被检测出来,其研究的最新进展也越发受到大众的关注。
相较于以前新冠突变体,Omicron毒株是否会引发重症、疫苗有效性如何,这些都是大众极为关心的问题。近日,《自然》杂志采访了全球诸多科学家,总结了迄今为止我们对Omicron突变体的了解。
01  
新冠突变体Omicron的R值比Delta毒株更高?  

新的毒株Omicron在南非迅速扩散,其中大部分增长发生在约翰内斯堡所在的豪登省。12月1日,南非记录了8561例病例,高于11月26日报告的3402例和11月中旬每天数百例。   
 目前Omicron突变体已检测出来的国家和地区
流行病学家使用R(每种感染传播的新病例的平均数量)来衡量流行病的增长。9月份,豪登省的R值远低于1。但在11月下旬,被认为是在大流行的早期,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NICD)确定豪登省的R值高于2。
比利时KU-Leuven进化生物学家Tom Wenseleers表示,当时排查的主要突变体Delta,其病例正在下降,这表明已经开始传播的Omicron毒株有可能传播得比Delta快得多。
根据新冠病例和测序数据的增加,Wenseleers估计,同一时期内,Omicron可以感染3至6倍于Delta的人。
为更好地了解Omicron的传播力,研究人员将观察该变种在南非的扩散和全球传播,这可能导致研究人员高估Omicron的快速增长,但如果该传播模式在其他国家也能得到验证,则是非常有力的证据,这表明Omicron具有强力的传染性。
根据《自然》的这篇报道,瑞士伯尔尼大学计算流行病学家Christian Althaus透露,“如果类似的传播模式没有在其它国家上演,这意味着传播具有复杂性,并且强烈依赖于免疫学情况,所以我们必须等待。”
02  
Omicron毒株能否突破疫苗的免疫屏障?  

当Omicron突变体出现后,不管是Moderna还是BioNtech,都对自己的mRNA疫苗信息不足,与此同时他们也强调会加强对新的变种的疫苗的开发。
Omicron突变体在南非迅速地崛起,暗示着它具有克服免疫力的能力。Wenseleers说,大约四分之一的南非人已经完全接种了疫苗,并且很可能有很大一部分人口在早期的浪潮中感染了新冠病毒,但如今新的毒株还如此快速传播,也凸显了此前建立的新冠免疫屏障没有起到作用。
这主要因为Omicron毒株的S蛋白有多达32个突变位点。早期分析表明,疫苗对Omicron突变体的效力可能会减弱。在测量Omicron免疫逃逸能力和突变数量的关系上,研究表明该突变体将削弱中和抗体的效力。2021年9月《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洛克菲勒大学科研团队的论文,他们设计了一种高度突变新冠变种,可模拟Omicron的突变情况,证明S蛋白的突变对大多数接受两剂mRNA疫苗或从新冠中恢复的人的中和抗体完全耐药。
“该突变体在其他地方传播的程度可能取决于疫苗接种和先前感染率等因素,”英国牛津大学病毒进化专家Aris Katzourakis表示,"即使把它置于高疫苗接种率的人群中,同时放弃其他控制措施,它可能也会占据传播优势。
03  
疫苗研发机构将如何应对Omicron?  

如果Omicron突变体可以躲避中和抗体,这并不意味着由疫苗接种和先前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不会对突变体提供保护。免疫系统的其他部分,特别是T细胞,可能比抗体反应受Omicron突变的影响要小。
南非研究人员计划测量T细胞和另一种称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这对于新冠重症患者的预防工作有重要意义。
此前有报告称,在南非使用的所有三种疫苗,强生公司、辉瑞公司-BioNtech以及牛津—阿斯利康公司,都出现了突破性感染。虽然疫苗对轻度和中度病例几乎无效,但是它可以防止重症。
对Omicron突变体也一样,我们应重新挖掘不同疫苗的临床价值,从而来应对Omicron突变体的威胁。
04  
疫苗加强针对Omicron的预防效果如何?  

来自Omicron突变体的威胁会促使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加速和扩大新疫苗加强剂针的推出,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些额外剂量的有效性。
第三针可以增强中和抗体水平,这很可能会增强抵抗Omicron突变体的防御能力。与此同时,有研究团队对Omicron突变体S蛋白的研究发现,在接受注射新冠恢复者的抗体,仍能有效地针对S蛋白的突变。
这些结果表明,反复接触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人,无论是通过感染还是加强针,很可能对Omicron突变体具有中和活性。
05  
Omicron是否会引发更复杂的症状?  

早期的报道将Omicron突变株与轻度疾病联系起来,这可能导致人们放松对该突变体的警惕程度。但这些报道通常基于传闻或少量数据,其实并不可靠,还可能会产生误导。
当前病毒研究的数据还在收集中,这给研究进展带来巨大的挑战。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University of St Andrews)传染病专家Müge Çevik警告,许多复杂的变量也影响着对突变体严重程度的评估,尤其是当疫情只是在局部状态传播时,如南非Omicron轻度病例的报告可能受该国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影响。
研究人员还需要寻找其他国家Omicron毒株感染的数据,这将使科学家能够更好地控制重要因素,如年龄、疫苗接种状况和健康状况等。同时还需要注意数据收集的方法,因为住院人数可能受到一个地区整体医院容量的影响,另外,当地经济贫困程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简而言之,评论Omicron毒株只会引起轻症是不严谨的。
06  
Omicron已传播到哪里,我们该如何跟踪它?  

截至12月3日,全球已有38个国家出现新冠病毒变异毒株Omicron感染病例,较两天前通报的23个国家大增。
由于当前确认Omicron病例需要用到基因组测序,但主要是发达国家具备从新冠阳性样本中快速对病毒进行排序的能力,这意味着Omicron传播的早期数据可能并不准确。
巴西和其他一些国家针对Omicron病例测序的监测工作存在局限性,而资源、设备、资金的缺乏严重阻碍着许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对Omicron的检测。
同时,这些国家一些本土的疾病也需要使用医疗资源,这也影响着测序进度。比如孟加拉国对大约0.2%的阳性冠状病毒样本进行测序,研究人员渴望加强基因组监测,以监测Omicron和其他新型突变体,但资源有限。
微生物学家Senjuti Saha表示,“孟加拉国正在从大规模的登革热疫情中恢复过来,虽然我们都担心新冠肺炎,但我们不能忽视我们的地方病。”
她继续补充,"我们只能做这么多。“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3614-z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Omicron,突变体,疫苗,传播,可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