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动过速,6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如何选?
2021-12-05 15:53
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首先应评估血流动力学情况,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立即给予直流电复律,尽快终止室速。其他治疗原则包括:(1)消除诱发室速的诱因;(2)积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3)预防室速再发;(4)预防猝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临床可用的药物有哪些?应该如何选择呢?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简介
Ⅰ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是可用的有效治疗措施,但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负性肌力作用明显,在预防室速复发和降低猝死方面作用不明显,有时甚至有害,应慎用。用于预防室速复发或长期给药时,一般使用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索他洛尔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
负荷量1.0~1.5 mg/kg(一般用50~100 mg),2~3 min内静推,必要时间隔5~10 min可重复。最大量不超过3 mg/kg。负荷量后继以1~4 mg/min静滴。
(2)艾司洛尔
维拉帕米为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可用于特发性室速。2.5~5.0 mg稀释后>2 min缓慢静推。无效者每隔15~30 min后可再注射5~10 mg。累积剂量可用至20~30 mg。
不同类型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NSVT应寻找并纠正可能存在的病因及诱因。在此基础上β受体阻滞剂有助于改善症状和预后。上述治疗措施效果不佳,且室速发作频繁,症状明显者可按持续性室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一般应使用胺碘酮。
抗心律失常药物首选胺碘酮。利多卡因只在胺碘酮不适用或无效时,或合并心肌缺血时作为次选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器质性心脏病,受体阻滞剂,血流动力学,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利多卡因,胺碘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