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肾动脉(ARA)又称肾副动脉,为功能性终末血管,不经过肾门进入肾脏的动脉,均属于副肾动脉。
副肾动脉(ARA)又称肾副动脉,为功能性终末血管,不经过肾门进入肾脏的动脉,均属于副肾动脉。可起自于肾动脉主干、腹主动脉、腰动脉、肾上腺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髂总动脉、骶正中动脉、膈下动脉甚至脾动脉等。绝大多数起自腹主动脉T11~L4水平任何位置。 其入肾部位以肾上极或下极多见,供血范围与肾段动脉相同,只是起点、路径及入肾的部位不同。国人常见的副肾动脉多起自肾动脉和肾段动脉,平均直径2.6mm(1.0~4.2mm)。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不断增多,近年来副肾动脉发生率高达41.5%。
应用解剖学研究表明副肾动脉的走行:
1,从腹主动脉发出的ARA从肾的上极或下极直接入肾。
2,从肾的下极直接入肾,可越过输尿管的前方或后方;右侧的ARA还可从下腔静脉的前方越过。
3,从肾动脉发出的ARA,多在肾动脉入肾门之前,走向肾的内侧缘上端处入肾。
副肾动脉的临床意义:
1,约 20%的成人存在副肾动脉,正常肾动脉变异无任何临床症状,单纯ARA预后良好。
2,ARA一般细长,且走行迂曲,则灌注压低,血流阻力高。易出现狭窄导致所供肾区的局部缺血,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
3,每一根ARA均为某一区域肾脏血供的终末动脉,因此副肾动脉结扎均可导致相应肾组织梗死。在移植肾中出现ARA,为了保证移植肾的良好血供,最好的处理方法是重建ARA。肾下极ARA多供应肾盂和输尿管上段的血供,重建的标准应要求更高,重建不好会有输尿管坏死可能。
4,ARA的外伤性损伤或医源性损伤会导致出血。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MDCTA),有明显临床优势,是ARA最好的检查办法,DSA为金标准。相关手术应做好术前评估。
5,肾下极的ARA经过输尿管的前方或后方时,可压迫输尿管而引起肾盂积水,尿液储积时间增长容易并发结石。
副肾动脉的超声评价:
1,超声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漏诊ARA,李鹏等研究报道超声对ARA的检出率为2.27%,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但对存在ARA的高血压病患者初筛仍有一定临床价值。
2,胎儿期双肾切面及血流图较容易显示,超声对ARA的检出率高。注意与腰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肾上腺动脉相鉴别。腰动脉可见多支平行走行,紧邻椎体;肠系膜上动脉及肾上腺动脉的起止不一样;而ARA可见血管走行进入肾实质。
3,超声造影能够实时观察微循环的血流灌注情况,提高ARA检出率,并对梗死肾段做出准确定位。
病例分享:
病例1:
男,24岁,无不适。常规超声体检发现:右肾中度积液,下盏结石,输尿管不能显示,CDFI:右肾下极可见一组平行血流信号进出。
超声诊断:
1,右肾下极一组平行血流信号进出考虑ARA,建议进一步检查
2,右肾中度积液,下盏结石 考虑ARA压迫导致
后经CTA证实。
病例2:
孕23周,右肾中度积液,CDFI:右肾下极可见一组平行血流信号进出。
超声诊断:
1,右肾下极一组平行血流信号进出考虑ARA
2,右肾中度积液,考虑ARA压迫导致
建议复查!
病例3:
孕24周,左肾下极可见一组平行血流信号进出。
报告描述了,诊断提示异常;但和孕妇交流告知:左肾下极一组平行血流信号考虑正常变异ARA ,无关紧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