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声声”不息的他们,人生过半重新学说话

2022-01-08 17:19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无喉人」,因为喉癌或其他疾病,他们通过手术切除了喉咙。

生命的希望,生活的欢愉,只要声声不息,也便生生不息。

63571638573787445

图片来源:BiliBili

最近,《国王排名》大火

小王子波吉,圈粉无数

今天小夏一要介绍一群人

他们和波吉一样

不会说话,生活在无言的世界

也和波吉一样

身边有相似遭遇的“卡克”

彼此帮助,坚强前行

0 1 年过六旬 人生的第二次牙牙学语

“好久...不见...很想...你们!”

嘶哑,含糊,断断续续

阿伯今年80岁,在会场和老朋友们打着招呼。60岁那年,他笨拙但执拗地开始了人生第二次牙牙学语。

这异于常人的声音谈不上动听,甚至对普通人来说,听懂都很费劲。

但对于阿伯,以及众多同他一样的“无喉人”们,这是努力重拾的希望,也为余生的“静音模式”按下了暂停键。

02   病友相聚   他们的人生都曾被按下静音键

11 月 21 日,厦门海景千禧酒店,一场热闹的聚会正在进行。

阿伯同老伴一起,与 20多位病友在这个普通的周日上午相聚。

16501638573788640

“携手相伴,共筑新声”病友会

参加聚会的这群人有些特殊。

他们中有人讲话的声音,低沉、含混、嘶哑,说着听着都有些费力。尽管如此,身在其中却能清晰地感觉到,每说出一个字,哪怕是一个残破的音节,他们的珍惜与喜悦。

有人则全程带着微笑聆听,没有说一句话。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无喉人」,因为喉癌或其他疾病,他们通过手术切除了喉咙。

这场聚会是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组织的第四届“携手相伴,共筑新声”病友会。

人类发出声音,通常需要声带振动。没了喉咙、缺了声带,因病致哑,意味着人生猝不及防被按下了静音键。

阿伯和其他几位病友都是幸运的,他们学会了一门新的语言——食道语。

82461638573789240 

骆献阳主任在鼓励大家

“阿伯80多岁都能重新说话,你们肯定也可以的。”

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骆献阳主任给刚做完手术尚不能发声的病友打气,鼓励他们调整心态,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45491638573789548 

白清江主管护师正在传授食道发音技巧

“吸气、吐气、打嗝~ 来,大家跟着我练,回家以后也要勤加练习。”

伴随着阵阵打嗝声,科室的嗓音健教师——白清江主管护师在指导病友食道发音。已经掌握食道发音的老病友,也在积极传帮带,指导新病友。

03   携手相伴   追求人生的重新鼎沸

据骆献阳主任介绍,中国每年新增约3000名全喉切除患者。且患者多为 50~70 岁的中老年男性,他们之中的很多人,不擅长表达,甚至在亲友面前都沉默寡言。

学会食道语之前,他们与人沟通交流的方式仅仅停留在打一些简单的手势,生活就这般骤然静默下来。

“但他们应该被大家听见,这也是我们办病友会的初衷!”

病友会把感同身受的伙伴聚在抗癌路上、复声途中,让最能相惜的一群人彼此帮助,在失语的痛苦中看到希望,从此坚强地告别无言世界,重新融入社会,回归正常生活。

来源:耳鼻喉头颈外科

审核 : 陈  雯

编辑 : 厦一宣

医院地址:厦门市镇海路55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耳鼻咽喉,康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抱歉,今儿我缺席了~
    打开APP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赴我院调研
    打开APP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