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
点击查看
医学前沿传播者
Connecting Doctors & Sharing Better
iCardioOncology
编译:
天
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 吕童莲 刘彤INTRODUCTION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通过激活T细胞来发挥抗肿瘤作用,已经改变了肿瘤学治疗,但也可能导致各种炎症不良事件,包括心肌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很容易导致心律失常,但具体心电图表现及其预后意义尚不完全清楚。
METHODS
该研究利用电子数据采集网络平台,建立了一个包括49个机构和11个国家的回顾性多中心注册研究。截至2020年1月,共收集147例ICI心肌炎病例。其中125例患者提供入院3天内心电图,并由2名心脏科医生(对每个病例实行盲法)对24个预先指定的心电图特征进行独立分析。为了完整地测量心电图,排除只显示出节律或持续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基线心电图定义为52例患者在ICI暴露前获得的最近心电图,可供独立解读。可根据要求提供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和配对卡方检验比较现在心电图与基线心电图的特征。经年龄和性别校正的Cox比例危险模型确定心电图特征与发病30天内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在Schoenfeld残差的基础上,使用分值检验对每个预测验证并满足比例风险假设。 RESULTS
中位(四分位数范围)年龄为67岁(58-77),男性92/147(62.6%)例。从首次注射ICI到出现心肌炎的中位时间为38天(21-83)。与基线心电图相比(n=52),发生心肌炎时显示心率增快(93.9 vs 80.4 bpm;P=0.009), QRS间期延长(95.3 ms vs 93.2 ms;P=0.02),校正心率后的QT间期延长(441.8 ms vs 421.0 ms;P = 0.03;Fridericia法)。SokolowLyon指数(V1 S波和V5或V6 R波之和)显示电压较基线显著下降(1.39 vs 1.69 mV;P = 0.006)。与基线相比,左束支阻滞(10/52 [19%]vs 3/52 [6%];P=0.046)和窦性心动过速(25/52 [48%]vs 15/52 [29%];P=0.02)发生率增加。总的来说,传导异常(35/52 [67%]vs . 23/52 [44%];P=0.01)和复极异常(27/52 [52%]vs 13/52 [25%];P=0.008)发生率显著升高(表)。
整个住院期间(中位数,11天[四分位数范围,7-24天]),101/147(68.7%)例患者发生分支、束支传导阻滞,包括16/147(10.9%)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4/147(2.7%)例室颤和2/147(1.4%)例尖端扭转室速。11/147(7.5%)例患者同时发生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和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 121/147(82.3%)例患者接受免疫调节药物治疗,其中118/121(97.5%)例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51/121(42.1%)例接受血浆置换或非甾体类免疫调制药物治疗。21/146(14.4%)例患者在入院30天内植入电生理装置,包括20/21(95%)用于治疗高度房室阻滞的起搏器和3/21(14%)用于室性心律失常二级预防的除颤器。随访30天的146例患者中,39/146(26.7%)例在30天内死亡,其中24/39(62%)是死于心肌炎。其他死亡原因包括6/39 (15%)例癌症进展;6/39 (15%)例败血症;7/39 (18%)例非心脏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其中6例死于非心肌毒性(如肌炎)。 如果患者出现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12/25 [48%]vs 27/122 [22.1%];风险比,2.62 [95% CI, 1.33-5.18];P=0.01)或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12/22 [55%]vs .27/125 [21.6%];风险比,3.10 [95% CI, 1.57-6.12];P = 0.001),ICI心肌炎患者更有可能在30天内发生全因死亡。 全因死亡率与病理性Q波相关(12/19 [63%]vs 18/106 [17.0%];风险比,5.98 [95% CI, 2.8-12.79;P<0.001,校正年龄和性别),与SokolowLyon指数呈负相关(风险比/mV=0.57 [95% CI, 0.34-0.94];P=0.03)。其他心电图特征与死亡率无关(表)。低电压和病理Q波都表明电压丧失,是炎症浸润和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的直观标志。ICI心肌炎的组织学特征是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影响心肌和传导系统。低电压和病理Q波可预测死亡显示,抑制潜在炎症浸润可能比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装置治疗更重要。

CONCLUSION
该研究的多中心方法可能导致数据收集和解释的不确定性。为了减轻这一问题,需要提供了明确的判定标准,提交文件经过一个双机构审查过程。自我报告允许集合如此规模的ICI心肌炎队列,但可能选择更严重的临床病例。由于部分基线心电图的缺失影响了与基线心电图的比较,基线心电图可能在既往心脏病病史的患者中更容易收集,这样可能低估ICI心肌炎引起的心电图变化。
该研究显示, ICI心肌炎致心律失常风险显著增加,表现为新发传导阻滞、低电压、复极异常,常恶化为恶性心律失常 。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这些心电图变化能否有助于ICI心肌炎的筛查、预测和监测策略。John RP; Joachim A; Arrush C; Benay O; Salim H; Aarti A; Yuichi T; Mandar A; Jennifer C; Franck T;Lauren G; Dimitri A; Steven E; Shi H; Anita D; Nicolas L. P; Daniel F, Lorenz L; Stephane E; Javid M;Joe-Elie S.Electrocardiographic Manifestations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Myocarditis. Circulation. 2021;144:1521–1523.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21.055816
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炎,抑制剂,心电图,ICI,免疫,风险,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