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疫情源头查明,系全新境外输入!奥密克戎毒株或早已在欧洲出现
据国家卫健委消息,12月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73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0例(广西8例,上海3例,云南3例,吉林2例,天津1例,广东1例,四川1例,陕西1例),含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在四川);本土病例53例(均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5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103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415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确诊病例1021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796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2月1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906例(其中重症病例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3355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8897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330782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1646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3例,其中境外输入12例,本土1例(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2例(境外输入15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441例(境外输入380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29125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2439例(出院12140例,死亡213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7例(出院77例),台湾地区16609例(出院13742例,死亡848例)。
疫情
三地升为高风险地区!本轮疫情源头查明
据满洲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消息,自2021年12月1日9时起,满洲里市兴华街道、扎赉诺尔区第三街道、第四街道调整为高风险地区,并实施相应管控措施。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今天下午满洲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举行第4场新闻发布会,内蒙古满洲里本次疫情涉及的前3名病例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与国内此前疫情的同源性低,提示本次疫情是由一起新的境外输入源头引起。 该3名病例均有接触进口货物的可能。现经过大量走访、调查、研判,综合考虑国家疾控病毒检测及基因测序情况,初步分析本次满洲里疫情为境外入境货物携带病毒,通过“人传人、物传人”方式导致疫情传播扩散。 目前疫情在呼伦贝尔的满洲里市已出现小范围的家庭、居民小区和学校聚集性病例,当地疫情的社区传播风险较高,流出的风险人员排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疫情
20个国家报告确诊病例,感染者有这些症状
据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截至目前,已有20个国家报告了奥密克戎毒株确诊病例,累计达226例。而据欧洲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在欧洲,10个欧盟国家已经发现了44个新变种的病例。 到目前为止,全欧洲范围内所有“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都只表现了轻微症状或无症状,没有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 南非多名医学专家近日也表示,临床观察发现,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患者通常症状较轻,几乎没有重症出现。多数患者都出现了类似流感的症状,比如干咳、发烧、肢体疼痛等,但住院病例并没有大幅增加。
疫情
奥密克戎毒株或早已在欧洲出现
1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说,该组织26日将“奥密克戎毒株”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此后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临时限制旅行措施,包括禁止来自南部非洲国家和其他一些发现该毒株国家的旅客入境。 世卫组织认为,全面旅行禁令无法阻止“奥密克戎毒株”的国际传播,只会给人民生活和生计造成沉重负担,抑制各国报告和分享新冠流行病学和测序数据的积极性,进而对全球抗疫努力产生不利影响。 荷兰政府当地时间11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早在南非报告出现首例奥密克戎变异株之前,该变异株已经在欧洲出现。 报道称,荷兰政府报告说,早在南非于11月25日正式宣布出现首例奥密克戎变异株之前,这种变异株已经在荷兰出现。报告称,他们在取自11月19日和23日的两份检测样本中检测出奥密克戎毒株,其中一名病例并没有旅行史。 由此可见,目前对于奥密克戎毒株的了解尚处于初步阶段。
疫情
香港大学已成功分离奥密克戎毒株
据央视新闻报道,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于11月30日宣布成功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这是亚洲首个研究团队成功分离和培养奥密克戎毒株,分离出来的毒株将可用于开发和生产灭活全病毒疫苗。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系讲座教授袁国勇说,“我们立刻认识到奥密克戎变异株有很强的潜在威胁性,分离该毒株是展开紧急研究的第一步。” 据了解,研究团队正在对该病毒株进行进一步的分离与培养,以得到更大量的毒株用于后续实验。培养出来的病毒将用于动物模型,以评估其传播性、免疫逃逸性和致病性。团队也在积极探讨合作开发和生产灭活全病毒疫苗的各种可能。
疫情
奥密克戎毒株怎么防?李兰娟院士解答
奥密克戎变异株有哪些特点?它是否会对我们产生影响?针对目前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式,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常态化防控?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解释: 奥密克戎变异株总共有50种突变,刺突蛋白有30多种突变;刺突蛋白是病毒借以侵入人体细胞大门的“钥匙”,也是大部分疫苗针对的标靶。在受体结合域,即病毒与人体细胞首次接触的部分,发现10个突变。而目前席卷世界的德尔塔变异株在受体结合域只有2个突变。 也正是因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这些变异特点,它被认为具有更高的传播效率。
目前关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危害性研究和报道较少,世界卫生组织将奥密克戎变异株确定为需要密切关注毒株的目的,也是建议各国加强对奥密克戎的测序、监控、以及流行病学追踪。 病毒变异是客观规律,冠状病毒的刺突蛋白是介导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关键蛋白,也是疫苗设计的主要靶点分子,病毒为了适应环境和人体,更好生存下来,会发生变异甚至进化,有可能增强传播力和毒力,增加致病性,但变异也可能相反减弱致病性,判断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危害性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去评估。 中国通过两年抗疫,己成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外防输入的精准经验,中国既不麻痹大意,也不必要恐慌。 但仍需继续加强境外输入人员的精准管理,特别是对来自疫情严重的国家的人员要强化核酸检测,实现闭环管理;此外要加强进口货物的检测和管理,同时加强从事进出口如物流、海关和冷链工作人群的健康监测力度,确保第一时间阻断进口“物传人”的链条。 我国在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已积累了丰富的抗疫经验,要继续坚持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常态化防控策略,同时加强对变异毒株的监测。针对新出现的变异株,民众不需要特别担心,普通老百姓要积极配合政府的防疫工作,坚持非必须不出境,减少不必要出行;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