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东软医疗公布: 再上港交所

2021-12-02 00:00   赛柏蓝器械

国产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利润及市场规模

1411638486416504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中国医疗事业全力前进的过程中,本土品牌也越来越广泛地被大众熟知。而在高端影像设备领域,国产企业仍在努力跟跑,并逐步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     

 |  来源:赛柏蓝器械    |  编辑:东台          

国产CT龙头利润几何? 

12月1日,老牌医学影像企业东软医疗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资料显示,东软医疗成立于1998年,主营数字化医学诊疗设备、设备服务与培训、MDaaS平台和体外诊断设备及试剂,具体产品包括CT、MRI、DSA、GXR等射线照像设备,超声诊断设备,PET/CT扫描仪、RT产品等肿瘤诊疗设备,以及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生化试剂等。 此前,公司曾于2020年6月30日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并于当年11月26日主动撤回A股上市申请。公司表示,撤回A股上市申请主要基于对海外疫情和潜在收购项目的考量。今年5月,东软医疗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但因未能在6个月内通过聆讯而自动“失效”。 根据公司招股书,2018年、2019年、2020年,东软医疗营业收入分别为19.12亿元、19.08亿元、24.5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9亿元、8204.0万元和9275.8万元。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3.20亿元,同比增长15.59%;期内净利润为8794.9万元,同比增长95.79%。

  57561638486416657 

在主营产品中,CT扫描仪在东软医疗总收入中的占比最高。2018年、2019年和2020年,该产品收入分别为9.83亿元、8.17亿元和12.9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1.4%、42.8%和52.6%。 2021年上半年,CT扫描仪贡献收入7.67亿元,占比为58.1%,依然稳坐头把交椅。 据沙利文统计,按2020年已安装系统总数计算,东软医疗市场份额为10.6%,在本土厂商中位居首位。 按收入计算,东软医疗在中国CT制造商中排名第五。其中,前四大市场参与者中有三家为海外CT制造商,一家为国内制造商。   目前,在10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向110余个国家销售产品。2020年,国内和海外销售额分别占总收入的80.1%和19.9%。截至2021年6月30日,共安装超过41,000台医学影像设备。 研发方面,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东软医疗的研发支出分别为1.70亿元、1.81亿元和2.22亿元,占总收入比分别为8.91%、9.47%和9.02%。 同期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3.35亿元、3.33亿元和3.61亿元。

集采开始,国产起飞 

医学影像设备主要包括CT扫描仪、MRI扫描仪、DSA机、GXR机、超声设备和PET扫描仪等,是医疗设备市场中占比最大的一部分。据沙利文资料,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已由2016年的570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6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8%,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82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5.2%。   在分级诊疗和公立医院扩容浪潮中,中国的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增速明显快于全球。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达580亿元,2020年增至9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2%,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141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9.0%。 其中,CT扫描仪是最大的细分市场,2020年市场规模达149亿元。   77231638486417021   

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东软医疗招股书   

以往,国内的CT市场以进口品牌为主导。据沙利文研究院统计, 2016年,CT进口厂商市场占比达85%,2020年已降至66%。 目前,主要厂商有GPS、东芝、东软、联影、安科、明峰等。   其中,国产厂商CT以16排及以下产品为主,价格在400万元以下,凭借价格优势和相对较低的技术门槛,国产厂商已在中低端CT市场中拿到超60%份额。但在高端影像设备领域,跨国巨头凭借技术优势,仍然占据更大份额。   当前,公立医院扩容仍在继续。三甲医院中CT设备正在更新换代阶段,64排及以上CT设备需求多。以外,在分级诊疗政策推动下,基层医疗机构也在加紧配备影像设备以满足诊疗需求。独立医学影像中心的发展也成为行业重点关注之处。 此外,近期在大型医用设备集采方面,各地正在积极探索新模式。2020年以来,安徽省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采购总金额达5.3亿元,与医院预算采购价相比,节约近2.6亿元,节资率达33%。同时,集采设备的中标价格不断走低,医院采购的性价比越来越高。比如: 今年集采的1.5T磁共振单价首次跌破300万元,3.0T磁共振单价首次跌破60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集采中国产中标比例显著提升。 2020年以来已完成的62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采购中,国产品牌占比12.9%,国产设备占比40.3%。国产设备中标比例较往年呈上升趋势,基本形成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充分竞争的局面。   沙利文资料显示,目前, 国产64排CT价格多在600万左右,进口产品则约1000万左右。相比之下,国产影像设备在价格方面更具优势。 当然,对于医疗影像设备而言,产品性能仍是第一位要考量的要素。

- END -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东软医疗,CT扫描,设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创新器械的「物价之痛」
    打开APP 赛柏蓝器械
  • 倒计时!耗材招采全国统一
    打开APP 赛柏蓝器械
  • 又一高值耗材开始集采
    打开APP 赛柏蓝器械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