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患者PET-CT常用药物有哪些?
PET-CT在脑胶质瘤诊断和治疗中有哪些应用?
●微小肿瘤病灶的早期诊断
由于PET-CT的精确性,能够发现微小的肿瘤病灶,从而能够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因此PET-CT通常被用于辅助MRI鉴别诊断肿瘤组织, 分割肿瘤组织的范围, 并以此制订合适的治疗计划。
● 辅助放疗治疗计划
放射治疗是脑胶质瘤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放疗疗效不仅与肿瘤部位及病理性质有关,还与放疗方案的设计密切相关。
脑胶质瘤因其浸润性生长,手术常难以做到完全切除,术后残留病灶的准确判断是实施精确放疗的关键。
虽然传统的MRI和CT检查仍然被认为是术后靶区体积描绘的标准方法,但在接受神经外科治疗的患者中,由于血脑屏障的破坏以及术后水肿、瘢痕、炎性反应等,使MRI及CT对肿瘤真实范围的界定存在一定误差。
研究发现MRI所定义的恶性胶质瘤的增强区边缘或瘤周水肿是不够的,肿瘤细胞的浸润范围可扩展到强化范围以外的区域甚至水肿范围以外的邻近脑组织中,所以在放疗靶区勾画时MRI不能精确描绘出肿瘤的范围和体积。
PET-CT的诞生在这方面帮了大忙。PET-CT因能提供肿瘤组织代谢信息,相对于常规MRI技术,可以提高勾画生物代谢异常区域的准确度,发现在MRI不一定能显示的肿瘤病灶,逐步应用于脑胶质瘤的诊断及放疗计划设计中。
研究表明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中18F-FLT PET检查界定肿瘤浸润范围,其灵敏度为79%,特异性为67%;立体定向病理研究证实,放射性核素标记的FLT PET检查所显示的胶质瘤边界范围比CT或MRI更可靠。
●识别假性进展
脑胶质瘤在接受放疗或同步放化疗后会出现原有增强病灶体积变大或新的增强病灶现象, 由于该现象与肿瘤复发极为相似, 故临床上称之为假性进展。
由于MRI增强扫描在诊断脑胶质瘤术后进展方面的局限性, 一些新的影像学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对假性进展的鉴别中来。目前18F-FET PET影像已成为鉴别肿瘤真性进展和假性进展的重要方法。
由于18F-FET能被脑胶质瘤摄取并反映肿瘤氨基酸的转运、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情况, 且在恶性肿瘤中显示高摄取, 而在正常脑组织中为低摄取, 故18F-FET PET可更真实准确地显示脑胶质瘤范围。
近期一项研究表明, 患者在经过标准放化疗术后, 与常规MRI显像相比, 18F-FET PET在区分脑胶质瘤患者假性进展和肿瘤进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超过90%。这表明, 该技术可有效协助诊断恶性脑胶质瘤放疗后的假性进展。
●脑胶质瘤复发的早期发现
此外,由于PET-CT较高的灵敏度和精确率,它还被用以监测脑胶质瘤复发或放化疗 (特别是放射性坏死) 后的效果和进展,以及放射外科手术后肿瘤转移和复发的鉴别。
PET/CT目前还没有纳入医保,也不是脑胶质瘤影像学检查的常规项目。在某些情况下使用PET/CT能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面对不便宜的价格,如何才能物尽其用,在合适的时间使用,让PET/CT带来最大的益处呢?建议咨询主治医生的意见,医生会结合患者的情况来给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潮布告,高宇,闫文明.PET-CT在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21,26(01):43-45.
[2]王伟,杨治花,陆海洋,张自新,庄晓清,杨鹏飞,折虹.~(18)F-FLT PET/CT与MRI在脑胶质瘤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比较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21,43(08):714-717.
[3]胡彬,胡海勇.~(18)F-FET PET显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医疗卫生装备,2018,39(06):96-101.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