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患者PET-CT常用药物有哪些?
近些年PET-CT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它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代谢底物作为显像剂,注射入人体后能沉积在肿瘤细胞内,通过肿瘤对显像剂的摄取、分布等情况反映肿瘤细胞存活、增殖等代谢信息,最终对疾病进行诊断、鉴别与疗效评估。
在脑胶质瘤的诊治过程中,PET-CT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开PET-CT的神秘面纱。
PET-CT常用药物有哪些?
目前最常用的PET示踪剂是18F-FDG, 但是18F-FDG PET在诊断鉴别脑肿瘤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近年来,氨基酸类放射性示踪剂不断发展,11C-MET在诊断肿瘤和正常组织新陈代谢中展现出很高的临床价值。
在脑胶质瘤的诊断治疗过程中,常用的PET-CT显像剂还有,18F-FET 和18F-FLT 。
18F-FET示踪剂通过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 (LAT1) 介导, 非常适用于脑肿瘤诊断与鉴别。其在肿瘤组织中摄取量较高而在正常脑组织中摄取量相对较低, 由此形成了肿瘤与本底之间的高对比度。
18F-氟代脱氧胸腺嘧啶(18F-FLT)是胸腺嘧啶的类似物。早期研究表明, 18F-FLT PET-CT对诊断高级别胶质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8F-FLT的摄取可作为脑胶质瘤增殖相关的诊断指标。
参考文献:
[1]潮布告,高宇,闫文明.PET-CT在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21,26(01):43-45.
[2]王伟,杨治花,陆海洋,张自新,庄晓清,杨鹏飞,折虹.~(18)F-FLT PET/CT与MRI在脑胶质瘤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比较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21,43(08):714-717.
[3]胡彬,胡海勇.~(18)F-FET PET显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医疗卫生装备,2018,39(06):96-101.
来源:首护侵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