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2021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学继教年会暨“精确麻醉管理提升麻醉安全及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11月27日,2021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学继教年会暨“精确麻醉管理提升麻醉安全及加速患者术后康复”[2021-18-01-380 (国)]国家级继教班暨“安徽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老年麻醉学组年会”暨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麻醉科“围术期镇痛管理新进展学习班”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麻醉科“ERAS理念下的精准麻醉管理继教班”暨安徽省护理学会麻醉护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围术期麻醉护理规范化管理与质量改进新进展”继教班在合肥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安徽省麻醉学会老年学组、安徽省护理学会麻醉护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为积极响应国家疫情防控政策,本次系列会议召开采用线上方式,由“舒医汇&古麻今醉”全程在线直播,会议为期两天。
本次会议设立了1个主会场,多个分会场,邀请了百余位国内知名麻醉学者进行授课与主持,举办了50场学术专题讲座,内容囊括了国内外麻醉学领域前沿热点难点。希望通过这些举措推动安徽省麻醉学科发展,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促进我国麻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本次会议线上反响热烈,直播间累计点击量超过77万人次(截止至2021年11月29日12:00)。
开幕式
首先对各位各位专家教授、麻醉学同仁们参与本次继教年会表示热烈欢迎及感谢。
为响应"新冠疫情"国家防控政策要求,会议全程采用线上直播会议的形式。大会有50位来自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讲课,60余位省内知名麻醉学教授担任主持和点评,同时组织了12位青年医师进行病例演讲和汇报。从临床麻醉、科学研究、 学科发展等多角度、宽领域分享医疗新实践、交流学术新成果、探讨学科新发展。值此会议隆重召开之际,代表本次安医继教筹备组,感谢各位专家教授的辛勤付出,热烈欢迎广大麻醉学同道线上积极参会,期待大家通过本次会议能增进交流,博采众长,开阔视野,共同进步,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麻醉医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任何一项外科新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麻醉科的鼎力支持,麻醉学科的发展水平不仅仅是医院综合实力的提升,也是目前国考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盛情邀请省内外的麻醉大咖们莅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指导工作,正值安徽医科大学三所附属医院麻醉科学术会议召开之际,诚挚代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有更高需求,麻醉学科在医学领域越来越重要,对麻醉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次继教班正是广大麻醉医师提高水平,交流经验的重要平台,谨代表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麻醉科是体现医疗机构综合能力的重要临床专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是健康中国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能力,适应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在疫情最紧张时刻,从抢救气管插管到重症治疗,广大麻醉医生作为急危重症的救治先锋,勇担使命,不负重托,也提升了麻醉医生的社会认知度。2021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学继教年会是一个五会合一的麻醉学盛会,国内外大咖云集,内容丰富,相信将是一场麻醉学科的学术盛宴,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首先代表安徽医科大学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安医大一附院麻醉科正在走出一条老学科新发展的学科建设之路,同时也带动了安医大二附院、四附院和附属阜阳医院的发展。感谢安医大一附院为安医系麻醉事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外知名麻醉学者,紧紧围绕着精确麻醉、舒适医学、加速康复三个反应学科进展的关键词进行专题讲座,同时进行麻醉青年医师病例演讲,相信本次会议将会推动安医系麻醉事业的发展,让年轻医师脱颖而出,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11月27号
主会场一
浅论科学研究的理念、思路与方法
曾因明教授
麻醉学科只有拥有核心技术才能被称为强科。建立麻醉学的核心技术需要从发展中找出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理念上的转变。2020年《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退稿比例很高,这些稿子存在着没有新意、设计缺陷、缺乏价值等三个致命短板。我们对医疗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最后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少之又少。这敦促麻醉学科必须要改变科研的理念、思路与方法。改变科研理念,要以问题与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改变科研思路,要以创新为核心,做出原创,从依赖模型与指标转变为依赖创新性思维与科研。改变科研方法,需要结合最前沿成果研究进行多中心、多学科研究,建立大数据库。麻醉医生们要坚持三个转变,让其蔚然成风,以榜样为目标,积累沉淀之后必将推动麻醉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老年危重患者麻醉的创新与实践
王天龙教授
在所有麻醉患者中,老年麻醉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相对而言,麻醉学科对老年麻醉领域涉猎不深,也在不断探索,本次课题围绕老年危重患者麻醉的创新与实践,从过去五年国内外相关实验中进行探讨。老年危重患者麻醉管理原则有三个主要方面:维持术前长期建立的内环境稳态与代偿状态,ERAS理念下缩短老年高危患者围术期非生理状态时程,敏感生物标记物-早期预警高危患者围术期脏器功能异常。采用了大数据决策辅助,多指标、多学科参与创新追踪实验,对老年病人治疗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死亡数与住院天数有明显下降,对于改善了老年危重症病人的治疗进程十分有帮助,希望这种实践性成果可以运用到更多地方,为更多老年危重症患者服务。
Contribution of gut dysbiosis to peri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左志义教授
肠道菌群的失调对于疾病的影响并非最新概念,研究表明,药物耐受情况、脑卒中、老年痴呆症、大脑神经发育相关疾病等都可能跟肠道菌群的失调相关。肠道菌群的失调对于围手术期认知功能障碍也会有一定影响。有文献表明,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对提高记忆力有所帮助。我们做了一些肠道菌群的改变对于围手术期记忆影响的相关测试,结果显示头孢唑啉可以抑制炎症,对于术后功能障碍的减轻有一定作用,但是它本身也可能引起结肠炎以及菌群失调。益生菌、细菌、以及混合菌群也可以对麻醉手术后的学习记忆有一定的益处。
The age-dependent anesthesia neurotoxicity and neurocognitive impairment in mice
谢仲淙教授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麻醉没有副作用,但最近多数研究表明,麻醉手术与幼儿学习能力是相关的。3岁以前的孩子接受了多次麻醉之后,对于他的特殊认知功能是有影响的。我们对小鼠做了一个相关性实验,得出了一些结论:麻醉药物可以造成选择性的Tau蛋白磷酸化以及认知功能障碍,这个选择性与年龄、治疗时间、药物本身密切相关。年轻小鼠由于能量不足,会增加大脑Tau蛋白含量,使其更加脆弱。年轻小鼠大脑中的雄激素水平不足,也会更易造成认知功能障碍,丰富环境、右美等药物都是可以治疗麻醉对于Tau蛋白磷酸化的改变作用的。
临床需求导向的麻醉学科学问题
曹君利教授
从临床发展的历史不难得出:临床需求是推动医学科学发展的源动力。天花、炭疽病、疼痛等都是临床需求,而免疫学、微生物学、麻醉学则应运而生。每个临床迫切需求背后都有重要的科学问题,我们要把临床麻醉的需求转化为麻醉学的科学问题。这其中包括四个方面:个体化麻醉需求推动全麻机制研究,老年麻醉需求推动麻醉与脑功能研究,慢性疼痛非感觉症状治疗推动疼痛脑机制研究,疼痛感觉症状药物治疗需求推动非阿片依赖性镇痛研究。无论开展临床还是技术研究,我们要根据临床现象提出临床问题,针对临床问题背后的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脑缺血损伤修复的思考,代谢重编程的探索
张蓬勃教授
在所有类型脑卒中里,缺血性脑卒中占88%,显而易见,这是一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关于脑缺血性治疗,一个突破性进展就是介入治疗,其受到时间窗和血管大小的影响。神经保护策略难以临床转化,脑缺血后功能恢复可能是以后研究的一个路径。脑缺血后,FASN表达会增加,导致星形胶质细胞代谢发生改变,星形胶质细胞脂生成促进脑缺血后血脑屏障修复,这是我们团队研究得出的一些结论,关于代谢重编程的探索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王英伟教授、柴小青教授、陈金保教授、郭文俊教授、姜徽教授、柳兆芳教授、张健教授主持主会场一。
主会场二
分会场一
分会场二
分会场三
分会场四
11月28号
分会场一
护理部专场
护理部会议合影
11月28日分会场三举行了“ 恩华杯”麻醉病例汇报,孙晶晶、林慕雅、杨健、郑伟健、陈彩云、刘欢、苏汉、刘佳、王楠、王静静、高培、饶瑾等十二位青年医师进行了精彩的麻醉病例演讲,顾尔伟、郑立东、蔡宁、刘伟、王伟、夏晓琼、梅厚连、吴向宇、王玲、王纯辉、袁浩、张雷等教授对他们汇报分别进行了点评。
青年医师病例演讲比赛合影
会议闭幕时,刘学胜教授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对各位领导、嘉宾、授课专家表示衷心感谢,也感谢会议筹备组辛勤付出。期待麻醉学科同道们一起努力,深化研究围术期医学理念,为安徽麻醉学科以及中国麻醉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