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了!除了上呼吸道感染,也别忽视“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被认定为引起全球流行性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在全世界范围内均会发生,且往往高发于每年冬季。
RSV的传播途径和症状有哪些?
呼吸道合胞病传染性很强,该病毒可通过飞沫或口鼻传染,潜伏期4~6天,经由上呼吸道进入,传染期平均为3~8天,甚至可延长11天。
感染初期的1~3天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流鼻水、打喷嚏、喉咙发炎及中耳炎。对少数婴儿而言,严重的RSV感染所能引起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及肋骨凹陷、烦燥、拒食。
1~3天后病毒往下呼吸道散布,造成小支气管表皮细胞坏死及水肿、气管道分泌物增加,造成呼吸道阻塞、呼吸道痉挛及其他呼吸窘迫症;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哮吼、咽喉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以及肺炎,早产儿感染后易发生呼吸窒息等。
RSV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有统计显示,所有婴儿在1岁时已有70%感染过RSV,2岁儿童群已有超过95%感染过;感染最常见于6个月以上的婴儿;但6个月龄以下的儿童感染该病毒进而发展为严重病症的风险最高!值得庆幸的是,严重的RSV感染在婴儿出生的前6周非常少见,因为婴儿体内此时仍有来自母亲的抗体,能给与部分保护作用。
感染RSV高危因素(婴幼儿的感染与生活环境及季节密切相关):
•小于6个月婴儿
•托儿所及幼儿园
•家庭有吸烟者
•家庭有学龄孩童(哥哥姐姐)
•先天性心脏病
•小于35周胎龄
•慢性或先天性肺疾病
•免疫缺乏综合症
•唐氏综合症
•气喘病史
•居住高于海拔2500米以上
如何诊断RSV感染?
需合并临床诊断加上化验室检测:
1) 一般可通过鼻腔分泌物测定是否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快速又精准,小于30分钟即有结果。
2) 进一步精确检测需取气管道分泌物,分离出RSV病毒,需4天至2周。
RSV感染可以采用什么治疗方式?
目前没有专项治疗RSV感染的药物,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雾化支气管扩张剂、皮质类固醇、利巴韦林、抗生素、胸部排痰理疗。
雾化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万托林)可改善患儿的氧饱和度或临床症状。
利巴韦林:大多临床评估显示利巴韦林无效,但少数患儿存在高危因素可考虑使用 。
皮质类固醇:类固醇在门诊应用上有一定短期疗效。
抗生素:抗生素对RSV感染的效用不大,但若有细菌并发症(中耳炎、肺炎),则有必要使用。
辅助方式:严重的病例需要通过补充给氧,甚至呼吸机的方式辅助呼吸;针对住院治疗的儿童甚至需要通过强效的雾化治疗及补液来治愈RSV感染。
**注:目前对于所有上述RSV的治疗方式仍有许多争议。
RSV感染后大部分患儿在接受住院治疗3~5天后便可以出院,继续门诊治疗;一般症状的完全消失至恢复到原正常肺功能需近2周时间。
如何有效预防RSV感染?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能够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因母乳中含有抗RSV的免疫因子。
勤洗手:勤洗手是预防RSV传播感染最重要措施,建议使用含酒精的擦手剂或杀菌肥皂。
消毒:RSV病毒可在手上存活达30分钟,在污染物上可存活数小时以上。被患儿分泌物污染的桌面和玩具均需消毒。
保护性隔离:避免和感冒或患病人群接触;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家中的哥哥姐姐感冒必须和婴幼儿隔离。
远离污染环境:避免吸二手烟,避免过度拥挤的托儿所和人多的公众场合。
被动免疫治疗:目前有两种药物适用于高危婴幼儿群RSV感染(主要为早产儿、有先天性心脏疾病或先天性肺部疾病的儿童),这两种药物分别为RespiGam和Synagis,每年在流行季开始之前(11月)起打至明年3月,共5剂,每月注射1针。
**注:RSV至今为止,尚未研发出疫苗。
在各种呼吸道病毒高峰期,尤其是RSV最重要的防范措施就是洗手!让我们大家一起同心协力保护好我们的宝宝和家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