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不及时治疗,就会“穿孔、出血、坏死”!唉,这是啥小儿疾病?
我院普外一科已经不止发过一次
关于肠套叠的科普啦~
大概能有
↓ ↓ ↓
一晚6个小患者,
4个都是肠套叠,
护士小姐姐带着情绪来干啥了?
林芝幼儿肠套叠,
家长一通电话打到了西安市儿童医院!
小宝宝哭了6-8小时,
拉出了西红柿酱粑粑……
警惕可能是肠套叠
!!这么多次!!
可是
最近科里
住了好几个肠套叠手术后的宝宝,
于是护士长
组织大家再次进行学习肠套叠的知识
学习后
引起一些共鸣,
所以我们就把课程搬出来,
让大家全方位再次学习肠套叠,
家里有宝宝的家长这里敲一下黑板,
熟悉的病名,陌生的疾病。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肠套叠这个疾病,
那
肠套叠是啥病?
咋判断娃得没得?
得了肠套叠会咋?
这病该咋治疗呀?
带着疑问我们往下看
首先,
肠套叠顾名思义
就是肠子套在一起了,
就是
某段肠管及其相邻的肠系膜
套入临近肠腔内引起的肠梗阻
就像这样
↓ ↓ ↓
肠套叠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急腹症
(占肠梗阻的首位)
年龄4-10个月为高峰期,
其实临床上3岁一下的幼儿都很常见。
男孩一般多于女孩。
四季皆可见,
季节交替时最多见。
什么原因引起肠套叠的发生?
肠套叠常发生在
盲肠及回肠!
我们放大图片再看看!
红色标注的为回肠!
黑色标注的为盲肠!
首先
回肠要比盲肠粗很多,
而我们正常的肠蠕动方向是
回肠向盲肠的单项运动。
其次
回肠的压力
要比盲肠的压力高20mmHg,
这样一来,
回肠是不是特别容易进入盲肠内?
再加上
它们的位置处于相对直角状态,
所以它一旦套进去
就不容易出来,
这样就形成了回盲部的肠套叠。
那大家又有疑问了,
为什么这个疾病常见于婴幼儿?
因为
婴幼儿的回肠处发育不全,
它处于游离状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育慢慢健全,
发生的概率就会慢慢减少。02
婴幼儿肠道发育还不完全,
加上新食物的刺激,
容易引发肠功能的紊乱。
病毒感染(肠功能的紊乱)
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失调。
肠套叠也分为很多种型
根据肠套叠发生部位,
即随套入部位不同而分为
其中回盲型最多见!
小朋友发生肠套叠之后有哪些表现呢?
阵发性的哭闹
不明原因的腹痛
发病突然
反复发作
呕吐
早期胃内容物
晚期呕吐臭味肠内容物
病后6-12小时出现
果酱样大便
腹部包块
(腊肠样大块,压痛)
首先:
检查腹部B超!
一旦确诊肠套叠,
需要立刻住院治疗。
根据套叠部位不同,
小朋友病情的不同分为:
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分为
空气灌肠复位
(最为普遍)
&
B超下水压灌肠复位
空气灌肠
就是将一根肛管插入肛门内,
给予一定压力的气体,
将套入肠管冲开的过程。
整个过程
对小朋友没有任何伤害,
而且
整个过程不会超过十分钟,
大部分小朋友
都会经过空气灌肠得到治疗。
从住院到出院,
一般不超过24小时,
费用也会很低。
那什么情况下会手术治疗呢?
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
回回结型、小肠型,
一般考虑手术治疗。
新生儿
由于肠道比较薄弱会选择手术治疗;
肠套叠时间较长,
小朋友全身状况
不允许空气灌肠的情况下
考虑手术治疗;
所以
各位宝妈、宝爸们
要学会早期识别宝宝的不适!
说了这么多
总之一句话
如果宝宝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
没有办法安抚,
请及时来院就诊。
THE END
推文创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