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换错液,患者情绪激动坠床身亡!
如何避免换错药后的错上加错?
换错液的患者以及家属,一定要做好交接班,让全科医护人员都知道这件事,以加强应对,全力以赴。
案例
患者郭某因突发心肌梗塞,被送往省城某医院救治。郭某接受了心脏支架安装手术,之后转入病房生命体征平稳。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郭某正在输液,值班护士小玲(化名)在巡视病房时见郭某正熟睡且药液已经输完,在未叫醒郭某核对药液的情况下,误将邻床患者的药液给予郭某更换。郭某醒后发现药液错误便询问护士。经核对后证实郭某的药液确实输给错误,护士小玲立即向郭某道歉,并告知药液不会对其身体造成影响。郭某不放心,又让妻子姜某去护士站确认药液输错对其身体有无有影响。
因小玲在换班时未将郭某药液输错一事进行交接,当天的换班护士当即否认将郭某药液输错。姜某随即与在场的几名护士发生争执。因病床护栏没有支起,情绪激动的郭某从病床上跌落,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此案经审理,法院认定,郭某的死亡虽与医院的诊疗行为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医院的过错诊疗行为加剧郭某病情的恶化,从而加快郭某的死亡结果,最终确定医院对郭某的死亡承担60%的赔偿责任。(案例源自:中安在线-安徽法制报)
分析
护士换错药,这绝不是小事。
涉事护士小玲(化名)以为自己换错药,跟患者解释一下没有风险,患者和家属就认可了。回到护士站后,即没上报,更没跟身边同事说。她想的太简单了!
护士换错药事件,属于护理不良事件,要严格按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走程序,汇报、填表、整改、追踪。可是,案例中的当事护士,几句轻飘飘的解释就能把患者和家属糊弄过去吗?
没这么简单。
这就是患者家属区护士站找其他人员询问的起因。
由于当事护士小玲隐瞒不报,直接造成科室同事们的应对不利,陷入被动。从医护人员那里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和安慰,间接造成放支架的患者情绪激动,诱发猝死。
本来能让患者和家属情绪安抚下来的时机,就这样被隐瞒不报给耽误了!
这个令人遗憾的真实案例告诉我们三点:
1、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很重要
现在的护理不良事件采取的都是无记名无惩罚管理方式,鼓励护理人员上报不良事件。当事护士没有理由再去隐瞒不报。
2、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要做好交接班
护理人员由于是翻班的排班模式,当事的护士知道这件事,但她接下来也不可能一直在科里应对和值班,也要下班或是暂时规避的时候。接下来,涉事护士和护士长就要把这件事与下一班护士认真交接班,班班交接,把出事的患者和家属归入护理安全管理高危人群,重点防范和应对、招待。
3、全科医护人员形成合力
由于医院科室的工作性质,24小时都要有人值班,且是翻班。对于这样的护理不良事件,科室每个人都要知晓,懂得如何应对,用最佳的服务和沟通,面对患者及家属,消减对患者带来的不安全因素,绝对不要隐瞒。全科医护人员同心协力,结成攻守同盟,共同面对、共渡危机。
后记
假如这个当事护士出事后,及时告知护士长、身边同事,相信同事们再跟患者做出解释、及时安抚,事情的结局也许就不会这么难以收拾!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