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被海鲜扎伤会有生命危险?
为什么被海鲜扎伤会有生命危险?
被海鲜扎后有可能感染了一种叫“海洋创伤弧菌”的细菌,如果不及时处理,死亡率极高。
虽然海洋创伤弧菌感染的发生概率比较小,但一旦发生,发病很快,48小时内死亡率或超50%。
所以,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什么是海洋创伤弧菌?
海洋创伤弧菌是普遍生存在海洋中的一种细菌,一旦感染,发病急,病情发展很快,与霍乱弧菌、肠炎弧菌并列为造成人类感染疾病的三大弧菌。
海洋创伤弧菌常栖息在海鲜的体内外。特点是喜热、怕冷,冬天几乎没法存活,夏天是其活动的高峰时期。
海洋创伤弧菌还“嗜盐”,基本是在海水中存活,从螃蟹、海虾、贝壳及海鱼等体内都有可能检出这种弧菌。
被感染后有哪些表现?
海洋创伤弧菌感染后的表现是:初期会出现发烧,以及水泡、红斑、紫癜、皮肤发黑等症状。
其实,这类病菌所产生的伤害程度也因人而异,免疫能力强者一般症状较轻、恢复较快,而有基础病或免疫力下降者若受其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会迅速发展为皮肤组织大面积坏死,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多脏器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爱吃海鲜的人,日常如何防治“海鲜伤”
①不要生吃海鲜,鱼虾蟹贝等都要彻底烹熟,可杀死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菌,也防止创伤弧菌通过口腔溃疡侵入血液;
②不管是海里的,还是江河里的鱼虾,它们身上可能都带有一些细菌,虽然对健康人群的威胁相对较小,但对于老人、孩子、孕妇及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来说,尽量不要接触带刺的海鲜,以免被刺伤,引发致病风险;
③可将购买的海鲜先进行冷冻,若携带病菌的海鲜,在低温下是会被冻死的;
④一旦身上有破损或伤口,不要在海水中游玩;
⑤在家中处理海鲜时,应配戴手套防止扎伤,若被扎伤后出现红、肿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不小心被扎后,如何处理小扎伤?
日常受刺伤、扎伤时,应及时把伤口的血挤出来,并尽快用药水消毒;
如果伤口小而深,容易出现厌氧菌感染,应尽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疫苗;
密切观察伤口变化,若经过上述处理后,红肿发痛等相关症状仍有增无减,应及时就医,必要时点滴消炎药抗感染治疗;
若出现红肿等明显感染症状,就医时要记得提醒医生自己有过的相关经历,以免绕弯路耽误了治疗。
特别要注意:肝功能不良或糖尿病患者,被海鲜扎伤后尤其容易感染,日常需十分小心。
(以上文中图片均已获包图网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