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解剖上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因十二指肠出血通常可通过上消化道内镜诊断,故狭义的小肠出血是指Triez韧带以下的空肠和回肠出血。
小肠解剖上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因十二指肠出血通常可通过上消化道内镜诊断,故狭义的小肠出血是指Triez韧带以下的空肠和回肠出血。小肠出血可以分为:显性小肠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或血便等肉眼可见的出血;隐性小肠出血,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缺铁性贫血和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本共识涵盖小肠出血概述、小肠出血的诊断方法和评价、小肠出血诊治推荐流程、小肠出血的治疗、小肠出血诊治流程推荐意见等内容,本文仅就诊治推荐流程和推荐意见等进行阐述,感兴趣读者可订阅中华消化杂志2018年第9期阅读。
小肠出血诊治推荐流程
小肠出血诊治流程推荐意见
1.对于反复出血或既往检查不完善的患者,可考虑重复进行常规内镜检查(推荐级别强,证据水平为低质量)。
2.如果两次常规内镜检查均未明确出血原因,下一步应该检查小肠(推荐级别强,证据水平为中等质量)。
3.胶囊内镜是常规内镜检查阴性、怀疑小肠血管性疾病或黏膜疾病出血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推荐级别强,证据水平为中等质量)。
4.小肠CT造影是常规内镜检查阴性、怀疑梗阻、怀疑小肠肿瘤或其他疾病出血、或胶囊内镜检查阴性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推荐级别强,证据水平为很低质量)。
5.优先行小肠镜检查一般用于有胶囊内镜检查禁忌证、出血量较大或考虑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推荐级别强,证据水平为高质量)。
6.对于以上多种检查手段未能明确病因或无法行小肠镜检查,并且反复出血严重影响生命质量或生命的患者,推荐手术探查和术中进行内镜检查(推荐级别强,证据水平为低质量)。
7.对于经胶囊内镜或小肠镜检查发现活动性出血灶,并且同时存在进行性贫血加重或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如有条件,应采取内镜下止血治疗(推荐级别强,证据水平为很低质量)。
8.内镜下治疗措施应根据当地医疗条件、患者病因和治疗应答情况综合决定(推荐级别为有条件推荐,证据水平为中等质量)。
9.如果存在持续性或复发性出血,或无法定位出血灶,则推荐补铁治疗、生长抑素或抗血管生成药物(沙利度胺)治疗(推荐级别强,证据水平为中等质量)。
10.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大出血患者,可首选血管造影,并可立即行栓塞治疗(推荐级别强,证据水平为低质量)。
本文来源:选自《中华消化杂志》, 2018,38(9) : 577-582.
来源:中华医学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