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
近日,据媒体报道,河南商丘,9岁男孩轩轩一提上学就会莫名发烧近40℃,父母甚至带他去医院做了骨髓穿刺,也没找出病因。最终,经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青少年心理科大夫诊断:轩轩属于轻度抑郁。
9岁的孩子怎么会抑郁呢?经过科普,不少人对抑郁有了基础的认知,知道严重的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其症状会影响一个人的意识,感觉和行为。但大多数人认为抑郁症只会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小孩生活简单不会发生抑郁的情况。其实这是一种认知误区,青少年面临学业、升学与交友等方面的压力,但是正值青春期的他们,身心都处在不稳定状态,时常感到彷徨和迷茫,而父母对这一变化没有充足准备,难免无意识地打压孩子的负面情绪,导致青少年心理压力增加。
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
日前,教育部对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答复时明确表示,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那么如何来预防青少年抑郁呢?
第一,抑郁症和大脑当中的神经递质失调有关,所以预防抑郁症首先是保持大脑的基础健康,做法是吃好、睡好、运动好。
饮食方面要营养均衡,要注意孩子们的蔬菜和水果摄入充足。
睡眠方面,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日的平均睡眠不少于10小时、9小时和8小时。
运动方面,建议中小学生每周至少有三次的户外运动,每次维持40~60分钟。如果能做到吃好、睡好、运动好,就可以让大脑的健康有了最基础的保护。
第二,关注孩子日常遇到的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源于三方面,一是学业,二是人际关系,三是家庭关系。
学业方面,有些孩子会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困扰,他们上课通常很难注意集中,也不容易坐得住,如果有这样的困扰一定要及时就医。此外,还有很多孩子由于自己对成绩上的要求较高,也会有长期的压力。如果有这种情况,家长要注意启发孩子,让孩子在学习中,更多地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而不是被这种功利性的竞争所压迫。
人际关系方面,很多时候,家长们可能会更关注孩子的学业,甚至为了成绩可能会建议孩子减少这方面的交际,但事实上,从心理角度来讲,学习如何与同龄人建立和维持朋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是需要学习的。所以家长日常要关注倾听并接纳孩子们在社交方面的困扰,正面引导孩子学习社交技能,这样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家庭关系方面,鼓励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氛围,才能让孩子在家有避风港的感觉。如果双方父母是分开的,父母也要以合作的方式去关爱和养育孩子,避免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压力。
第三,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心理弹性。我们大脑当中关于表达和调控情绪的脑区,到了成人期才会成熟,这意味着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体会到压力情绪,但却没有能力把这些情绪表达清楚或是调节这些情绪。
因此,当父母看到孩子处于一个糟糕的情绪状态时,要帮助孩子用语言表达清楚,是难过、悲伤、委屈、愤怒、生气,还是其他什么感受,同时也要教孩子怎么在这种情绪中冷静,或者可以在运动、绘画、音乐中去调控自己的情绪,这些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土壤”。父母保持融洽的夫妻关系,可以为孩子营造舒适的成长环境;在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孩子会向父母敞开心扉、倾诉烦恼,及时化解负面情绪。
来源:新华网、人民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