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惜!年仅47岁!他曾冲在抗击SARS、甲流、新冠的最前线…

2021
11/26

+
分享
评论
急诊医学资讯
A-
A+

他曾冲在抗击SARS、H1N1甲流 H7N9禽流感、新冠疫情的最前线 参与抢救无数病人

他曾冲在抗击SARS、H1N1甲流
H7N9禽流感、新冠疫情的最前线
参与抢救无数病人
2021年11月20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呼吸治疗科副主任、
团队创始人浦其斌离世
一颗闪亮的星陨落
“浙大一院”官微发文悼念:
“我们失去了最优秀的呼吸治疗师
最敬业负责的医者、最和蔼可亲的老师
和最赤诚谦和的同事
他的离世,是浙大一院的损失
也是中国呼吸治疗领域的损失”
   从SARS到新冠
危急时刻  
总能看到他坚毅的身影  
浦其斌,1974年出生,1994年参加工作,在机械通气、气道管理等呼吸治疗相关技术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他是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呼吸治疗学组成员、IMPROVE机械通气高级培训班教材编者及认证导师、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委员会呼吸治疗学组委员。  
浦其斌的工作是呼吸管理,包括呼吸机管理、人工气道管理、氧疗的实施与评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都需要密切参与。听上去似乎“简单”,但实际需要极高的功力:哪怕只是每天都“盯着呼吸机”,能否第一时间从仪器跳动的数据中辨别出患者危与机的信号,很可能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与死。他常常需要与患者零距离完成操作,随时可能产生的飞沫,让周围“危机四伏”。
即便如此,危急时刻,总能看到他坚毅的身影。
2003年SARS时的照片,右三为浦其斌
2003年4月,作为第一批医务人员,参与杭州“非典”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出色完成任务,获得当年浙江大学“抗击非典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9年受省卫生厅和医院委派至义乌中心医院,成功参与救治浙江省首例重症甲流患者;同年受医院委派至北仑分院,成功救治甲流危重症产妇。
2013年、2014年带领呼吸治疗科全体人员积极参与救治H7N9危重症患者。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从浙大一院之江院区ICU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开始,浦其斌就参加新冠肺炎危重病人每日多学科会诊。他运用专业呼吸治疗技术,为救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竭尽全力。
左为浦其斌
白大衣口袋里永远放着一本笔记本
“回医院,先去看看病人”已为习惯
熟悉他的同事都知道,他尤其擅长归纳总结,白大衣口袋里永远放着一本笔记本,笔记本的更换频率很快,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某月某日某患者病情的某变化,分析引起的原因,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不断摸索和探究现象出现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他还有一个硬盘,存放了临床工作多年来经手的病例,会对这些疑难病例反复推敲,总结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合理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  
朋友聚会,吃到半途,问及浦其斌要去哪里,他总会说“回医院,先去看看病人”,不然他不放心,这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
当噩耗传来,他的同事、同学、朋友以及曾经接触过他的患者及家属,深情缅怀他。





浦老师,一路走好!  
-THE END-

来源:中国青年报、浙大一院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患者,呼吸,救治,病人,治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