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跨物种传播,引发持续变异,结果好坏尚难预测
当地时间11月22日,由于国内疫情迟迟不见好转,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在内阁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自12月2日午夜起,该国将放弃病例“清零”政策,并采取“与病毒共存”的新抗疫策略。
在内阁新闻发布会上,阿德恩表示,鉴于目前的疫情形势,新西兰的防疫策略将从原来的“清零”政策转变为“与新冠共存”的抗疫政策。对于当前新西兰面临的疫情形势,阿德恩直言,“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完全消灭德尔塔毒株,但新西兰比绝大多数国家更加具有迎接挑战的准备”。
她还表示,在经历了长达3个多月的封城措施后,该国最大城市奥克兰也即将在12月15日解封。据悉,自新冠疫情出现起,新西兰政府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地区封锁、病例追踪、出入境管控等严格的防疫措施,试图利用新西兰独特的地理位置将该国病例“清零”。
截至11月22日下午1时,新西兰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达10176例,累计死亡病例40例。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24小时里,新西兰国内的确诊病例就新增了205例,而且大都集中在该国封锁措施中最严的奥克兰市。
4、SARS-CoV-2在跨物种传播中存在大量单核苷酸和结构变异,结果好坏难预测
此前,我国学者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N501Y突变,能够赋予其跨物种传播的能力,并提出小鼠作为新冠病毒进行传播的潜在中间宿主的可能性。美国野生白尾鹿的淋巴结样本,发现80%样本感染了新冠病毒。如果这些病毒再回传到人,形成跨物种传播,可能会引发新的危机可能。
在所有的16个数据集中共观察到了 270 次突变,包括242 个单核苷酸变异(SNV)和 28 个结构变异(SV;插入和缺失)。其中有 88 个独特的突变,这包括 74 个 SNV 和 14 个 SV。并且检测到 25% 或更高的频率的突变71 个(26.3%)。
另外研究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7个新冠病毒 的SNV从一个或多个物种中发现,而且其发生在与人类或其他物种的变异相一致的位置。这一位置很可能是病毒适应性传播的关键位点,值得科学家们高度关注。
此项研究报告了在细胞培养和非人类哺乳动物宿主(包括狗和猫)感染后,大量新冠病毒变异的惊人快速选择。新冠病毒的这些分子变化为了解病毒宿主适应机制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研究显性变异的适应度和表型奠定了基础,并突出了与人类密切和频繁接触的物种产生的新病毒变异在人类中再次感染的可能性。
5、国际著名病毒学家彼得 皮奥特认为抗击新冠需要有长期思维
国际著名病毒学家彼得·皮奥特(Peter Piot),聚焦欧洲疫情与全球抗疫等问题进行探讨。
彼得·皮奥特认为,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了将近2年的时间,目前看来疫情短期内不会立马消失。我们可能会遇到像流感一样的情况,每年冬季的病例会有所上升,但由于接种疫苗、戴口罩等其他措施,感染病例、重症病例以及死亡病例都会越来越少。因此,我们需要有长期思维,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都受新冠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我们要为整个社会找到应对疫情的最佳方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