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23岁姑娘小美(化名)也患上了癌症在医院里,得知确诊“结肠癌”后年轻的她和家人声泪俱下,直呼后悔......
近日,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23岁姑娘小美(化名)也患上了癌症在医院里,得知确诊“结肠癌”后年轻的她和家人声泪俱下,直呼后悔......
姑娘年纪轻轻却患上结肠癌
2年前曾放弃医生提出的常规筛查
医生叹息:她属于高危人群
小美是众人眼中的乖乖女,成绩优异的她刚刚大学毕业步入工作岗位,工作表现不俗。
可是近日,23岁的她却被确诊为结肠癌,并且已经出现了肝转移。在浙江医院肿瘤科副主任江皓副主任医师的诊室内,小美以及她的家人几度落泪,后悔没有听从医师当初的专业建议。
其实早在2年前,小美就已经因为大便失调曾经到江皓处就诊。当时江皓考虑到小美存在恶性肿瘤家族史,虽然年龄较小,但仍属于高危人群,建议其行结直肠癌常规筛查,包括粪便DNA甲基化基因检测和肠镜检查。
可惜的是,小美一方面惧怕肠镜的不适感,另一方面觉得自己还年轻,认为癌症都是老年人的病,最终放弃了检查。
中国新发癌症全球第一
这样筛查将结直肠癌消灭在萌芽中
在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全球最新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数据统计中,中国病例数居位列榜首。
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全球第一,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其中男性248万例,女性209万例,中国癌症死亡病例300万例,其中男性182万例,女性118万例。相当于平均每分钟就有大约10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虽然许多癌症目前仍然无法治愈。因此,健康人尤其是肿瘤高危人群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提高肿瘤治愈率及生存率至关重要。
中国是全球消化道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胃癌、肝癌、胆管癌、结直肠癌等癌症的发病率都居高不下,尤其是结直肠癌,但其实结直肠癌是可以通过癌症筛查最容易被消灭在萌芽状态的癌症。
01
首先说说非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的界定会在后文描述)的筛查建议:
从45岁开始,我们就应该有意识的进行结直肠癌的定期筛查;
从76岁开始,我们则需要根据身体状况及预期寿命来决定,是否需要继续接受结直肠癌筛查;
大于85岁,则不应再接受结肠癌的筛查。
02
而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筛查的时间则需要大大提前,从21岁起就要开始更加频繁的进行结直肠癌筛查。以下是存在结直肠癌高危因素的人群:
家族中有多位亲人存在结直肠癌史或某些类型的息肉病史;
曾罹患过结直肠癌或某些类型的息肉病史的患者本人;
炎症性肠病个人病史者;
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家族史,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或林奇综合征;
腹部或骨盆区域放疗史。
【筛查方法】
首先是粪便测试。包括每年进行一次粪便隐血测试及粪便DNA甲基化基因检测。粪便DNA甲基化检测可对粪便中的肠道脱落细胞进行基因检测,对早期肠癌筛查准确率可达到95%以上,对肠道腺瘤等癌前病变的筛查准确率可达到65%。并且无创、无痛苦、无须服用排泄剂、简便易行,是目前结直肠癌筛查的首选方法。
其次是结直肠的影像检查,这也是筛查结直肠癌最直接的方式。包括了每10年一次的结肠镜检查,每5年一次的CT结肠造影术及5年一次的灵活乙状结肠镜检测。
保持良好习惯也是预防肠癌的重中之重
肠道是人体最辛苦的器官器官之一。它承担了人体80%的消化和吸收工作,而90%的毒素需要靠肠道排出,夜以继日的干着最脏最累的活。想要肠道保持健康,就应该尽量减少肠道和毒素接触的时间,通俗地说,首先就是要保证排便顺畅。
以下几类不良习惯,容易导致肠癌的风险增高。
1.“肉食主义”人群
长期高脂肪饮食,容易加重肠道负担,容易引起便秘,从而诱发肠癌。
2.长期吸烟人群
香烟里的有害物质不仅会诱发肺癌,还会增加腺瘤性息肉及大肠癌的发生风险。
医生强调,40岁以上人群,需要做一次结肠镜检查,如果没有问题,则可3年后再做一次。腺瘤发展为癌,需要7-15年,如果在这个期间发现腺瘤,并将之切除,即可避免发展为肠癌。
另外,如果在排便习惯、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出血等都要引起警惕。遇到这些情况,最好到医院进行结肠镜的检查,做到早确诊,早诊治。
-THE END-
来源:杭州日报、浙江医院、市一医院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