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补钙最积极的,大概非王大妈莫属。
那么,补钙到底有哪些坑呢?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
知道了什么是骨质疏松,我们再来看看,生活中,关于补钙,我们都容易踩哪些坑。
01
想当然,跟风服药。
很多人喜欢想当然,认为自己骨质疏松了,需要补钙,或者与周围的邻居、朋友交流后,看人家吃了什么药,也跟风服药。
觉得我只要是补钙了,就是治疗了。正确的做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怀疑自己骨质疏松时,需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明确骨质疏松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的治疗。
02
凭感觉。
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我们刚才也提到,很多人是认为自己骨质疏松了。
但是,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也不能等到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高危人群无论有无症状,均应定期去具备双能X线吸收仪的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
03
骨头汤补钙。
中国人喜欢熬骨头汤,觉得骨头的含钙量高。殊不知,骨头中钙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羟磷灰石,骨头汤本身的含钙量比较低,人体对其的吸收率也比较低。而且,骨头汤里往往含有大量的脂肪,反而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
04
补钙越多越好。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补的钙越多,吸收得越多,对骨骼的好处就越大。中国营养学会指出,成人与老年人每天摄入的钙含量约800毫克就已经足够了。过多的摄入钙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可能会引起更多的不适。我们在补钙的同时要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吸收,提高25(OH)D水平,我们治疗骨质疏松症,要先纠正维生素D的缺乏。
05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事情。
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专利。人体骨骼中的矿物质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的峰值骨量,随后开始下降。
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发生骨质疏松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增加“骨矿银行”储备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运动,尽量多参与多种类型的运动,其次,要摄入充足的营养。
06
重视程度不够。
和一部分草木皆兵的人相反,另外一部分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是小病。殊不知,骨质疏松不只是平时的腰酸背痛而已,发生骨折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一旦跌倒就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老年人的髋部骨折危害极大。所以,生活方式调整、规范治疗和防止老人跌倒都是非常关键的。
总之,当我们怀疑自己得了骨质疏松,或者到了一定的年龄,或者有高危因素的时候,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规范诊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