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每天在纠结如何做才最健康的时候,却忘记了,吃得再好、保养得再好,可能也抵不过情绪所带来的伤害。
生气、悲伤、郁闷……负面情绪就好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能毁掉身体!情感的不同反应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并不会使人发病。
但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性的情志刺激下,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而又不能适应时,便会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当肚子出现“圆滚滚”时,就说明腹部脂肪堆积很多,肚子里的器官也被大量脂肪包裹。
内脏脂肪过多会增加患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骨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的风险。同时,腰腹部是肝胰胃肠道等重要器官的集中地,当腰腹部脂肪过多,大量的内脏脂肪就会进入消化系统,从而损害肝脏,一步步演化成脂肪肝。
此外,腹部脂肪过多还会导致肠蠕动减缓,致癌物质与肠壁的接触时间延长,容易增加肠癌风险。《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明确规定,
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即为超标。“脖子粗”可反映出颈部皮下脂肪或呼吸道周围脂肪沉积增多,是皮下脂肪蓄积异常的一种表现。
多个研究发现,脖子粗的人血脂异常的可能性更大,更容易得心脏病和脑溢血等多种疾病。心跳的快慢与寿命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人在安静时,60~90次/分钟的心率都属于正常范围。
但如果心率持续偏快,就容易引发一些健康问题。研究发现,长期快心率会引起胰岛素抵抗,进而引发血压、血糖的升高;心动过速增加了心脏做功,对大血管的压力加强,也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吃饭速度太快的话,食物没有经过充分的咀嚼就进入胃肠道,这样会给胃肠造成负担,长此以往
会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胃肠不适,甚至出现胃炎。
而且,吃得太快,不知不觉就会吃很多,很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超标。当人体感到口渴时,其实身体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的状态,血容量开始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脏功能已经受到影响。此时,如果一下子猛喝大量水,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负担突然加重,身体来不及适应,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大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严重时还可能会诱发心衰、脑卒中等。所以,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要养成日常主动少量多次饮水的习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 普通成年人每天应饮水1500~1700毫升(7~8杯),其中女性1500毫升,男性1700毫升。《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指出,高血压是导致我国居民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增加的首要且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约50%的心血管病发病和20%的心血管病死亡归因于高血压。《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指出,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我国约70%的脑卒中患者有高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在临床中它们与高血脂密切相关。高胆固醇血症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重要前提,而粥样斑块又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基础。高血糖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脑梗)的发生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除了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等,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并发症,如认知功能障碍、丧失听力、骨质疏松等。据《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 。尿酸水平越高,发生痛风的风险也随之增高,但痛风发作只是其一个临床表现而已,高尿酸血症的危害远不止于此。
它还可以引起尿酸性肾病等疾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
慢性肾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
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过早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