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案例视频:手术阻止精神分裂症极端暴力行为

2021-11-23 14:16   颅脑神经医学

术后总结:术后患者的亲情感回归,回忆起自己伤害父母的种种行为,以及父母对自己多年不离不弃的照顾,日常主动关心父母,向医生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愧疚之情。

原创文章,盗用必究

术后查房时

医生:“术前幻听都能听到什么内容?是男的声音还是女的声音?”

患者:“男女都有,男的更多,我想什么他们说什么。”

医生:“现在还能听到吗?”

患者:“现在听不到了,治好了。”

医生:“以前生病的时候做了什么事?还记得吗?”

患者:“打人、咬人。”

医生:“为什么咬人呢?咬过谁?”

患者:“没吃药发病了,咬过我爸妈、亲戚。”

医生:“以后就不要咬人了,回家要好好吃药。”

术后总结:术后患者的亲情感回归,回忆起自己伤害父母的种种行为,以及父母对自己多年不离不弃的照顾,日常主动关心父母,向医生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愧疚之情,多次提出出院后要孝顺父母、听父母的话。

患者许某,男性,32岁,以幻听、被害妄想、被跟踪监视感、脾气暴躁、伤人毁物、怪异行为,精神分裂症病史11年余入院。2011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睡眠差,敏感多疑,怀疑别人说他坏话,背后议论他;怀疑有人跟踪监视他想要害他;对家人漠不关心,不愿与人接触及交流;行为异常,自言自语、自笑,生活被动,孤僻、懒散,就诊于当地人民医院未给予明确诊断,给予口服安眠药物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2013年患者病情加重,凭空听见有人跟他说话,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给予“奥氮平”等药物治疗,患者病情改善后出院,出院后不规律服药,症状控制欠佳。

患者发病以来共计住院5次,最长住院一年八个月,服用过多种抗精神症状药物(哌罗西汀、丙戊酸镁、阿普唑仑、奥氮平)对症治疗,规律、足量、足疗程服药,症状控制欠佳。现患者睡眠差,敏感多疑,怀疑有人要害他,凭空听见有人说他坏话;脾气暴躁,与父母敌对,打骂父母、摔东西,去年曾拿刀把父母砍成重伤住院,咬断母亲的鼻子使其破相,咬伤父亲的耳朵目前仍未痊愈,周围的亲戚都被他咬伤过;行为异常,自言自语、自笑,反复洗手、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上,反复拔电器插头、反复要求母亲做同一件事情,兴奋、话多、多动,但否认有抑郁、自杀观念,孤僻、懒散,偏执,接触被动,否认自己有病,无自知力,社会功能明显受损。家属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我院,门诊拟“精神分裂症”收入院。

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心情转好,术前的幻听、被害妄想、暴躁冲动、强迫行为、自知力缺乏、兴奋话多等症状得到消除,对父母及周围人态度和善有礼,认知功能恢复,能清楚认识到自己患病、承认之前的暴力行为是错误的,愿意配合后续药物治疗,便于家属出院后的管理。

手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原理

微创调控手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机理是通过刺激和调控边缘系统核团的微小结构,降低其神经递质代谢水平,达到控制和改善精神症状的目的。手术以脑内双侧杏仁核、内囊前肢、扣带回等神经核团为靶点,根据精神患者的核心症状,再增加其他神经核团进行治疗。例如,以躁狂、攻击为核心症状的患者,手术专家将对杏仁核、内囊前肢、扣带回等核团进行神经调控,同时增加隔区核团的靶点调控,从而有效控制药物难治的顽固性精神症状,但术后患者仍需用药物巩固疗效,配合心理治疗或康复训练,家属也应积极参与治疗康复过程,此处强调长期或终身治疗的必要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极端,暴力,案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