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写财务分析,大家才愿意看!
1、
晚上,开了个视频会,大约一个小时,和财务团队讨论某区级医院的财务分析。大家共同的感慨是,目前我们提供的财务分析,顾客导向性不够———不是阅读者需要什么提供什么,而是财务有什么提供什么。
2、财务分析应该有两大功效:
第一,决策支持。让阅读者看懂医院经济发展的故事,对异常信息给予提醒,并给出建议措施。
第二,提升素养。通过多次的数据解读和运营分析,让阅读者建立、理解“运营活动”“影响因素””财务数据”三要素之间的关系。运营活动包括业务活动和资源运动;影响因素包括外部政策、市场变化和内部管理措施;财务数据是运营的经济结果。
3、基于两大功效,财务分析应该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运营结果。包括运营数据和财务数据。两类数据都包括总量、结构、效率、质量等方面。这部分要说明,医院发展的好不好?哪些地方比较好?哪些地方不够好?横向比、纵向比,各种评价指标都是为了客观评价。
第二,异动分析。首先要能敏感的发现异常数据。所谓异常数据,指和同行相比、和历史相比出现异常的数据,以及不符合业务逻辑的数据。其次,对异常数据,要从三大影响因素找原因。譬如,化验收入增长30%,是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医院增加了核酸检测的密度。要避免用空泛的业务数据来解释财务数据。譬如,化验收入增长30%,是因为核酸检测的人数增长了60%。
第三,管理建议。一是建议要紧紧围绕第二步的原因分析。因果逻辑清晰,阅读者才会觉得科学合理。二是建议要落实到业务层面。现象千差万别,原因林林总总,建议往往就是三个方面:提高能力,搭建平台,建立机制。
4、财务分析三要素中,最难的是差异分析。做好差异分析,本质是正确归因,找准影响因素,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需要对业务、对商业、对管理有深刻的理解和洞察。
有两个路径可以实施:
第一,到异动发生的业务单元,观察、访谈,看看发生了什么。
第二,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市场变化,以及医院采取的重大措施。这些事项一定会对运营带来影响,看看相关数据是不是有所异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