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最新!强者更强,“十四五”山东县医院建设有“大动作”

2021-11-23 13:38   健康县域传媒

全省47个国家试点县率先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主要临床专科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布局工作;县(市)综合医院、县级中医医院达到国家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占比分别达到100%、不低于70%......

2021年底,全省47个国家试点县率先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2023年底前完成主要临床专科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布局工作;

到2025年,县(市)综合医院、县级中医医院达到国家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占比分别达到100%、不低于70%;

到2025年,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均达到四级(含)以上;

到2025年,布局建设5个左右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

2021-2025年,组织实施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60个,动态建设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50个。

近日,山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发布《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用一系列时间节点和关键数据,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工作重点,指明了实践路径。   20981637622444316 

《措施》共包含: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全面提升城市三级医院水平、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建立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加强临床专科建设、推进医学科技创新、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智慧医院发展水平、加强医院运营管理、全面深化薪酬制度分配改革、加强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抓好工作落实等 15项 内容。   

一、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总体要求: 积极发展以县级医院(含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下同)为龙头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加快医学影像等共享中心建设,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等县域统筹,提升县域医疗服务和管理同质化水平。   目标一: 鼓励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县域医共体。 2021年 底,全省 47个 国家试点县率先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其他县(市)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医共体内涵建设,到“十四五”末,力争全部达到国家紧密型医共体评判标准。   目标二: 进一步巩固提升县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深化城乡医院对口帮扶,精准提升县级医院诊疗能力和管理水平。到 2025年 ,县(市)综合医院、县级中医医院达到国家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占比分别达到 100%、 不低于 70%。

院长观点:

县域医共体是各个基层医疗机构的联合体,总医院让原来的各医疗机构合为一家人。

总医院应以县域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互认为目标,顶层设计覆盖全县域的检验中心、中心药房、健康大数据中心、康养中心的‘四大中心’建设,以及县域影像、心电、消毒供应、介入等中心建设,打破各院区间的围墙和各部门间的壁垒,实现县域内人力和物资资源共享。

东至县总医院利用“市场换资源”,以询价方式获取农业银行东至分行无偿提供建设资金4200万元,按照全县居民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公共卫生“一张网”的思路,初步建成“智慧东至”平台下的东至县健康大数据中心,实现了健康信息互联互通。

 

二、加强临床专科建设

总体要求: 加强对国家级、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支持,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实行动态管理,重点支持在国内有潜在影响力的专科发展,建设一批省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进一步增强在全国的学科影响力。 目标一: 2021-2025年 ,组织实施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60个 ,动态建设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350个 。  

目标二:加强县级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核心专科、夯实支撑专科、打造优势专科,提高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妇科、儿科和感染性疾病等防治能力。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和妇幼保健特色专科建设。

院长观点:

医院要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在核心竞争力上做文章。而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一是提升技术服务水平,二是塑造以文化为核心的医院品牌、打造社会影响力。

对县级医院来说,高质量发展是动词,是过程,不是结果。结果是现代医院制度强调高质量,并不是把所有医院都发展成解决疑难重症的顶尖医院,而是每家医院围绕自己的功能定位,用高质量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功能定位的医院管理运行体制机制,最终让辖区内的老百姓享受方便、经济、价廉、舒适的医疗服务。 

 

三、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目标一: 建立以省级中医医疗机构为龙头、市县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类别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到 2025年 ,布局建设 5个 左右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   目标二: 强化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办院模式和服务功能,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推广“五个全科化”服务模式,强化中医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等科室建设,持续加强省级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和县域龙头专科建设,打造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制定推广中医临床优势技术操作规范和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目标三:公立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传染病医院建立健全中西医结合机制,实现中医类临床科室设置全覆盖,推进中药房标准化建设。强化临床科室中医医师配备,鼓励科室内、科室间、医院间和医联体内部开展中西医协作。推广“四有”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将中西医结合工作纳入医院评审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院长观点:

县域医共体建设是“强基层”的重大措施,中医院在医共体建设和强基层中应当发挥其优势作用。

中医具有“简便验廉”的优势,中医药服务会越来越被老百姓认可,在基层医疗服务行为特别是输液逐步得到规范和控制的情况下,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农村迎来了广阔的市场和空间。 

兖州区中医医院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医共体建设,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送到基层。此外,还应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和AI技术手段等现代工具实现中医药技术服务向基层渗透,把中医院的服务链拉长延伸,增加与基层医疗机构的粘性。通过智能化、智慧化让中医药诊疗技术变得更易推广普及,让每个基层医疗机构都成为中医院的医疗哨点。

 

四、提升智慧医院发展水平

总体要求: 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中医药”、电子健康卡创新应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内部信息系统集成整合和业务协同。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依托信息技术大力推进移动端健康咨询、预约诊疗、诊间结算、床旁结算、检查检验结果查询等便民服务。   目标一:2025年 ,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均达到 四级 (含)以上。   目标二: 预约诊疗比例占年门诊人次 70% 以上。  

目标三:实现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检查检验结果、医学影像资料等医疗健康信息院间调阅共享。

院长观点:

信息化就是一种助力和支撑。通过信息化的建设,医院可以进行智慧的诊疗,智慧的管理,包括智慧化的学科建设,能更好服务于的患者。

通过信息化建设,医院更好服务于员工,实现了医护人员诊疗行为的移动化和业务管理的移动化,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门诊信息化的建设方面,医院注重建设诊前服务和诊中服务,构建了手机推送的微信患者的服务平台,节省了患者排队时间,改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实现患者就诊的移动化。


五、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

总体要求: 要坚持政府举办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和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强化优质医疗资源的带动、辐射作用。   目标一: 整合全省优质资源,实施服务能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智慧医疗、硬件设施5个方面提升工程,建设 1家 综合类、创建 4-5家 专科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目标二: 提升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水平,对已布局建设的省级综合、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进行全面提档升级,将其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孵化器”, 2023年 底前完成主要临床专科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布局工作。   目标三: 加强与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鲁南经济圈等区域空间布局的统筹衔接,形成优质医疗资源集群。


山东省是全国第二个人口大省,有超1亿的人口规模。从医疗资源层级看,山东省181家三级以上医院中有104家三甲医院,位列全国第二。

2019年9月公布的全国首批300家达到综合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的县级医院有60家,排在全国第一。达标医院多集中分布于:“一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聊城、泰安、德州、淄博、莱芜、潍坊,合计22家),“两心”-(济南和青岛,合计5家)和“三圈”-(省会、胶东、鲁南,合计33家)。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袭燕在对“十三五”时期医改工作成效总结时指出,初步的统计结果显示,山东省二级及以上医院由2015年的603家增加到2020年的911家,增长51.08%;截至2020年底,全省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42张,比2015年增加1.15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达到3.27人和3.53人,分别比2015年增加0.86人和0.95人;基层机构总体达标率提高了28.6%,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占比提高了1.7倍。

来源:健康县域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山东县医院,大动作,十四五,医共体,中医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