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就能美白,还有这种神奇变白方式?
|策划/编辑:雅韵 责编:Fanny&小雅
审核:李云
天气转凉,大家是不是悄悄把美白计划提上日程了呢?
本花最近翻阅某红书,发现了这个号称可以“躺着变白”、“弯道超车”、“走在街上都发光”的项目——美白舱。
图源:小红书 哦豁,“躺平”这个词,可以说是被年轻人奉为新一代生活理念,现在竟然连美白也开始追求“躺平”了? 作为资深懒人,我可太太太心动了! 但毕竟是交过无数智商税的“踩雷达人”,看着这些夸张的宣传词,总觉得有那么一丢丢不靠谱。
于是火速翻阅资料,一起看看这神奇项目背后究竟是什么原理。
睡一觉堪比全身泡美白精华?
先来瞅瞅美白舱是怎么操作的。整个流程大致是清洁身体→涂抹产品→进舱照射→再次清洁身体。
其中涂抹的产品,每个机构不太一样,但基本都是含有美白成分的精华、泥膜、身体乳等等。
而传说中的“黑科技”舱体,其实就是在里面布满波长为600-700nmLED红光灯管,让顾客躺进去照射20分钟左右。
图片来源:www.sina.com.cn
那么问题来了,红光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其实,LED红光这东西,早就不是什么稀奇产品了。
LED光疗在临床上常用于皮肤炎症治疗,一定参数的LED红光照射可以增加角质层的水合度、抑制黑色素形成(MI)、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皮脂合成可能,进而加速皮肤屏障的修复。
有研究表明,红光照射人体后可以产生光化学作用,促进细胞活性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分泌。
多次红光照射可以淡化患者面部炎症导致的色素沉着,使胶原合成增多,从而起到一定的嫩肤作用。
也就是说,红光对炎症引起的色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需要长期多次治疗,不可能立竿见影。
可能有同学要问啦,那些照完灯白了一大圈的对比图是怎么回事呢?
问题很可能出在机构事先给你涂抹的“美白产品”里。
很多机构为了让你有变白的错觉,会在产品里添加二氧化钛。
这其实就是一种着色剂,很多防晒霜、散粉都会添加它作为物理防晒剂。
涂上皮肤后可以视觉增白(这也是很多物理防晒霜泛白的原因),相当于给你皮肤表面上了个色,等你回家多洗几遍,肤色就回来了。
有效美白成分get√
果然美白是没有捷径的,这所谓的“弯道超车”大法不过是噱头。
想要美白,最最最重要的还是防晒!然后坚持科学护肤、配合有效的美白精华。
市面上常见的美白成分,根据作用机制来分类,可以大致地分为5种:
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剂
酪氨酸酶是黑色素生成过程中的限速酶,简单来说就是酪氨酸酶活性越低,你就越不容易变黑。而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剂可以让其活性降低,从而达到美白效果。
4-丁基间苯二酚、苯乙基间苯二酚 (377)、 熊果苷 ,是有报道的活性较高的酪氨酸酶抑制剂。
自由基的阻断和清除剂
“早C晚A”中的 维生素C 便属于这一类,原理是通过影响“会促使合成黑色素的自由基”的产生或直接消除,达到美白的效果。
但它不太稳定,容易被氧化,且不易吸收。因此很多护肤品里常添加更稳定一些的 维生素C衍生物 。
黑色素中间产物代谢的加速剂
代表成分为 谷胱甘肽 。原理是加速代谢掉黑色素生成时产生的中间产物,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阻止黑色素的产生。
但是谷胱甘肽的稳定性存在缺陷,需要冷冻、冷藏保存,保存时间有限且对配制工艺有很大的挑战。
阻断黑色素的转运
代表成分是 烟酰胺 ,原理是通过干扰黑色素转运到皮肤角质细胞的过程,从而起到美白的效果。
可以说,但凡提到美白产品大多都离不开它。但它是具有刺激性的,新手需要建立耐受之后才能使用。
角质层剥离剂
代表成分为 水杨酸、果酸。
原理是加速陈旧角质层的代谢,除了有一定美白效果外,还可以治疗痤疮、毛周角化症等。
注意!医美刷酸和自己日常使用酸类产品不是一个概念,不要自行尝试使用高浓度药水。
以上的这些成分不建议自行叠加,但是可以选择一些复配了几种类型成分的美白产品。
另外,在使用任何功效类产品前,都要先保证皮肤屏障未受损,并且建立成分耐受。
在追求各类功效时,一定要以健康为前提哦~
〔参考文献〕
[1]侯陈宁,孙建钢,白晓云,刘腾腾,刘子豪,王晶雪,张波涛,牛培.红光治疗皮肤病的临床应用[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3,30(06):97-102.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1年11月22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