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有规律可循吗?

2021
11/23

+
分享
评论
中国全科医学
A-
A+

中医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有规律可循吗?



本文来源

田望望,王至婉. 2000—2020年中医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用药规律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6):4633-4639.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033.

作者:田望望,王至婉

通信作者:王至婉,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前,中医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有效性已被证实,但该病的复杂性导致中医辨证分型不统一,方药复杂多变,各家有独特的辨证特点,尚无统一的用药规律,因此进一步挖掘肺源性心脏病用药规律及组方特点意义重大。

本研究借助现代技术,通过SPSS、IBM 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现有文献中处方进行分析,发现中医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主要以补肺健脾强心为主,辨证予以止咳、平喘、化痰、祛瘀、祛邪等。具体结果如下。


1 高频药物频次分析

202味中药中每种药物最多使用113次,最少使用1次。在197首方剂中,将使用频次≥27次的药物作为高频药物,共31味,累计出现1 896次。药物使用频次前10位的中药分别是茯苓、甘草、黄芪、丹参、葶苈子、半夏、白术、杏仁、五味子、附子。使用频次≥27次的中药共计31味,见表1。



2 药物功效分析

将使用频次≥27次的药物,按使用药物的功效分为11类,使用频率最大的是补虚药(25.79%),其次是止咳平喘药(15.35%),然后是活血化瘀药(13.71%)、化痰药(9.28%)、利水渗湿药(8.23%),见表2。



3 四气五味分析

对高频药物(使用频次≥27次)的31味药物的四气五味进行统计分析,累计出现1 896次药性,2 665次药味,药性以温〔728次(38.40%)〕、平〔431次(22.73%)〕为主,药味以苦〔839次(31.48%)〕、甘〔803次(30.13%)〕、辛〔749次(28.11%)〕为主,见表3~4、图2。




对出现频次≥27次的31味药物归经进行统计分析,如果某一味药物有多个归经,则全部统计在内。31味中药中,累计出现4 990次归经,药物归经以肺经〔1 371次(27.47%)〕、脾经〔924次(18.52%)〕、心经〔806次(16.15%)〕为主,详见图3、表5。




4 关联规则分析

针对中医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用药规律的二联、三联、四联规则分析,设置关联规则参数支持度为10%,置信度为80%,共得到药对关联规则19条,三联227条,四联160条,见图4。置信度较高的药对组合为黄芩→鱼腥草、黄芪→党参、茯苓→陈皮、甘草→干姜、五味子→麦冬,部分见表6;置信度>85%的3味药物组合25组,置信度较高的有黄芪→党参+桃仁、茯苓→党参+白术、黄芪→麦冬+丹参、杏仁→桔梗+麻黄、茯苓→紫苏子+白术,部分见表7;置信度>85%的4味中药组合21组,其中置信度较高的为茯苓→陈皮+半夏+葶苈子、甘草→麻黄+杏仁+半夏、甘草→麻黄+杏仁+葶苈子、杏仁→麻黄+葶苈子+甘草、茯苓→陈皮+半夏+黄芪,部分见表8。






5 系统聚类分析

系统聚类分析中医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常用药物,根据聚类分析树状图(图5),经过分析得出高频药物组合的7个核心组方,见表9。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药物,分析,心脏病,中医药,治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