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关节外科成功应用全膝关节手术定位系统(IKPAS)为两名高龄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了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该项技术在常州地区尚属首例,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近日,医院关节外科成功应用全膝关节手术定位系统(IKPAS)为两名高龄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了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该项技术在常州地区尚属首例,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真正实现了膝关节置换术毫米级手术的要求和目的,意味着骨科诊疗已向精准化、智慧化、科技化转型,也将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80岁的王阿姨和74岁的葛阿姨饱受左膝关节疼痛三十多年,近一年期间虽反复治疗但疼痛仍逐渐加重,行走都觉得很困难,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多方打听下,慕名找到医院关节外科王主任。
在医院关节外科门诊,经过病情评估,王主任考虑到患者的年纪均较大、基础疾病较多,尤其是关节退变严重。为了能最大化的减少手术创伤,将手术做的更精细、更精准,在凭借自身丰富的关节置换经验的基础上,他决定为两位阿姨使用IKPAS系统进行“智慧型”左侧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
“IKPAS全膝关节手术定位系统利用传感器技术,不依赖术前患者的影像数据,通过陀螺仪及加速度计配合特定的算法,在术中实时测量股骨远端与胫骨平台的截骨角度,计算获得个性化的角度数据,以辅助医生更加精准地完成膝关节置换手术中下肢力线测量和截骨定位。而其中,下肢力线被视作膝关节置换术的‘生命线’,术中力线位置放置的准确与否极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以及假体的寿命。以往的下肢力线测量和截骨定位只通过一个简单的导向杆定位来完成,对医生的经验判断是很大的考验。”王主任介绍,“初次和复杂膝关节置换手术都可以使用这个技术,与传统的关节置换手术相比,智慧型膝关节置换术将误差控制在1°以内,具有不需打开髓腔、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提高截骨精准度、缩短手术时间、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等优势,而且在不改变医生手术习惯和操作流程的基础上,达到了轻、快、准的微创治疗要求。”
据了解
当天采用智慧关节置换的两位阿姨不仅在术后直接走出了手术室,而且在术后第二天膝关节自主屈曲可达120°,第三天就出院了,令两位阿姨和家属啧啧称奇。
专家介绍
王禹基
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城中院区关节手外科主任、常州大学解剖教研室主任。江苏省第一批“卫生拔尖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常州市“831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常州市卫生领军人才;《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委;常州市运动医学会主委。擅长髋膝关节置换、返修手术,肩膝关节镜手术,各种关节内骨折、骨盆髋臼骨折等治疗。
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常州市科技项目的研究工作。已在Arthritis Research and Therapy、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5余篇,获国家专利4项。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2项,常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
2006年获得苏州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2012年在复旦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后学位。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基础学组委员;第36届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全球骨科大会基础学组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基础与材料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基础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镜外科学组委员;常州市运动医学会主委。
江苏省第一批“卫生拔尖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常州市“831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常州市卫生领军人才;《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委;GENE杂志编委。
文字:赵公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