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做检查完全不配合,这可怎么办?
本文由“仁济麻醉科普”授权转载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苦恼,宝宝到医院做检查时,完全不配合,哭闹不止,常在强制约束下完成各种检查。
这会造成幼儿的恐慌,疼痛,甚至留下心理阴影,检查及治疗的失败率也明显增加。
01
镇静,即通过镇静或麻醉药物使人体紧张情绪得到改善,缓解焦虑和恐惧,达到精神放松,进入“睡眠”状态,有利于进行各项检查。
02
核磁共振、CT、脑电图、心脏超声等。由于幼儿身心未成熟,合作性差,对未知操作的害怕和恐惧,配合度达不到检查要求,因此需要镇静辅助下完成检查。我院麻醉科目前开展影像学检查(磁共振,CT)的门诊镇静。
03
镇静药物的给药方式:经鼻、口服、灌肠、吸入以及静脉等。
经鼻给药
口服给药
灌肠给药
吸入给药
静脉给药
麻醉医生会根据幼儿身体状况、幼儿配合度和既往病史,选择最安全、有效、舒适的方式进行镇静治疗。
04
禁食禁饮:禁饮清水2小时,母乳4小时,配方奶及固体食物6小时。
严重感冒,流脓鼻涕,哮喘,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特殊病史提前告知医生。
05
检查当天,病区护士打好静脉针后至检查区域,麻醉医生进行评估,用药后5-10分钟幼儿进入镇静状态(经鼻给药等待时间稍长),给幼儿头戴降噪设备,连接监护仪。
家长可根据检查要求和个人意愿陪伴在患儿身边,一般情况下半小时左右检查完成,送至复苏区域观察,清醒后返回。
06
睡眠:幼儿可能继续睡觉,家长需要观察宝宝的面色,口唇是否红润,呼吸是否通畅,如一切正常,可让宝宝继续睡觉,在宝宝肩下垫小软枕使头稍后仰,确保呼吸更通畅。
饮食:待幼儿完全清醒后,即可吃东西,从清水—流质食物—固体食物顺序进食,以幼儿不发生恶心呕吐为原则。
活动:镇静后24小时内需要家长贴身看护,行走需防止幼儿摔倒。
问
医生,镇静有什么不良反应吗?
答
镇静药物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过敏、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在场的医护人员会严密观察和监护,及时处理,确保安全。
问
医生,使用镇静药物把宝宝变得傻乎乎?
答
门诊镇静是比较安全和成熟的技术,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单次、短时间的使用镇静药物对幼儿大脑发育,远期智力水平无不良影响。
我们将以最安全的镇静技术为儿童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让宝宝在美梦中就能完成检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专项项目
健康科普项目
(项目编号:21DZ231530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