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为什么要参与诊后管理?
很多时候,人们去医院看病总是当成一锤子买卖,希望能够像游戏中回归泉水一样,期待一次性能够将自己的病情治愈。
但大部分疾病真的是看一次就能好嘛?
01
难缠的疾病
实际上,绝大多数疾病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一次性解决掉的。
且不论那些谈之色变的癌症、重症疾病,也不说那些常规手术有可能出现的诸多并发症,单单讨论我们大多数人群都有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疾病,就可见一斑——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这些慢性疾病,是不可能短时间内就能够控制解决掉的,哪怕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感冒、腹泻,也不是能够立竿见影的。
这个时候,诊后管理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患者需要进行诊后管理呢?
02
慢性病和手术后要当心
首先,就是诸多慢性病的患者,那些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病情的患者。
慢性病患者在我国占据着巨大的人群比例,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2020) 》,在2019年,我国居民由于慢性病原因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据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8. 5%。
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是慢性病中最主要的 3 大死亡原因,特别是高血压,在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中的患病比例,高达27. 5%,也就是说将近四个成年人中就会有一个人患有高血压。
例如高血压这些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什么时候暂时停药,什么时候换药,药物引起了一些副作用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患者自身通常难以解决,更不要说如果病情出现了一些变化,患者更是难以判断,此时就需要诊后管理的参与。
除了慢性病患者需要诊后管理,手术后人群也同样需要诊后管理。
不论是何种手术,都需要进行术后观察,这个过程通常会在医院进行,观察一周或者三天、五天等等,来判断有没有一些术后并发症,但实际上有些并发症需要更长的时间才会出现,此时患者往往已经出院。
03
诊后管理的意义
每种疾病的发生都有病因和诱因。医生在医院的工作,一部分是针对症状来治疗,例如身体哪里不舒服,出现了什么表现,就针对这个表现去用药,痛了止痛,血压高就降血压,血糖高降血糖……
一部分就是想办法去除病因和诱因,例如身体内长了瘤子把它切掉,某个器官出现了一部分病变,就想办法将病变的部位去除或者控制住,例如在冠心病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就在动脉中放一个支架将狭窄的部分撑开。
但无论是控制症状,还是祛除病因,都往往需要长期坚持。
除了那些已经彻底根治的疾病,实际上每个症状、病因和诱因还未祛除的病人,都需要参加诊后管理。说了这么多,诊后管理的意义,相比各位小伙伴已经很清楚。
总而言之,诊后管理,能够方便患者一方面针对自己的症状变化及时和医生沟通,另外一方面也能够让医生更好地参与到患者的后续病情处理,让患者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更好的应对疾病,拥有更好的身体健康。
04
线上诊后管理
但是很多时候,患者往往无法及时参与到医生的线下诊后管理。
例如有些患者是在北京、上海等医疗发达的区域看病,但本身居住在另外的城市中,出院后想要再次就诊咨询,自然是颇为困难的。
患者自己的工作学习时间也往往和医生的工作时间出现冲突,导致无法及时参与诊后管理,此时一种新型会诊管理方式便应运而生——线上诊后管理!
通过互联网在线和医生沟通,线上诊后管理能够极大方便患者向医生及时阐述自己病情变化,并能够及时得到医生的指导意见。并且有着正规平台的监管,线上诊后管理也将拥有极大的安全信任保障。
线上即可完成诊后管理,还在等什么呢,不要再因为种种原因拖延了你的病情变化啦!
本文由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出品
合作邮箱:jdh-hezuo@jd.com
责任编辑:黑凤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