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终末阶段,关于肝硬化的患者预后评估十分重要。临床常用Child–Pugh或MELD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但是这些评分工具仍有主观性强、缺乏准确性等不足之处。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终末阶段,关于肝硬化的患者预后评估十分重要。临床常用Child–Pugh或MELD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但是这些评分工具仍有主观性强、缺乏准确性等不足之处。
肌少症作为肝硬化常见并发症,在临床上往往被忽视。既往的研究表明,肝硬化肌少症的患病率高达30%~70%,合并肌少症会增加肝硬化患者发生跌倒、骨折、失代偿、慢加急性肝衰竭等风险。
关于肌少症与患者生存的相关性仍有争议,特别是尚未证实不同性别、肝功能严重程度、病因是否会影响肌少症与预后的相关性。
为明确肌少症在肝硬化人群中的患病率特征及评估肌少症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纪泛扑副教授团队、消化科王进海教授团队、洛杉矶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杨毅辉博士和德国University Hospital Bonn, Michael Praktiknjo博士联合开展研究,荟萃分析22项已发表研究,共纳入6965肝硬化患者以评估肌少症与肝硬化患者生存的相关性。研究同时获得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德国、阿根廷、荷兰、中国台湾地区以及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韩涛教授团队的数据支持与协作。
研究结果显示,肌少症的患病率高达37.5%,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41.9% vs 28.7%),酒精性肝病高于非酒精性肝病(49.6% vs 33.4%),Child–Pugh C级高于B或A级(46.7% vs 37.9%/28.3%)(图1)。肝硬化合并肌少症患者1、3、5年累计生存率显著低于非肌少症患者(76.6%、64.3%、45.3% vs. 93.4%、82.0%、74.2%)(图2)。
图1 肌少症在肝硬化整体人群和各个亚组的患病率情况
图2 肝硬化伴或不伴有肌少症患者1、3、5年累计生存率比较
合并多因素结果显示,肌少症与患者的死亡独立相关,多因素校正后的HR为2.30 (95%CI: 2.01~2.63)。敏感性分析排除肝癌患者或只纳入竞争风险分析的研究后结果一致。
亚组分析显示,不同性别、肝硬化病因、肝病严重程度、地区、研究设计、肌量测量方法、肝硬化队列来源、研究质量评分中,肌少症均与肝硬化患者的死亡独立相关(图3)。
图3 肝硬化整体人群及不同亚组间展示肌少症与死亡的相关性
Meta回归显示,样本量大小、年龄、男性比例、酒精肝比例、平均随访时间、校正混杂因素的数量均与合并的效应量无关。
此外,研究还发现定量的肌量指数与死亡独立相关,多因素校正后的HR为0.95(95%CI: 0.93~0.98),每单位肌量指数的增加可降低患者5%的死亡风险。
研究表明,肌少症作为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可增加患者2倍以上的死亡风险,显著影响患者的长期预后,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摘译自:Tantai X, Liu Y, Yeo YH, et al. Effect of sarcopenia on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 Hepatol. 2021.11.006.
编辑部 报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