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2万步的标准真的健康吗?
“呀,我今天走了17849步,居然排到100名之外了!”
“我今天走了27853步,看看应该能进前三了……”
近年来,健步走成为白领族、学生党、退休大爷大妈追逐的运动热点,加上各类社交平台、步数统计软件的风靡,晒步数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环。
有人动辄3万多步,2万步的步数有时连前十都进不了。但步数真的越多越好吗?每天2万步的标准真的健康吗?实现真正的“健”步走,走多少最好呢?
多项研究均明确指出,走路在防病、抗癌、长寿方面功效突出。走路可以预防脂肪肝、心脏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缓解骨质疏松,改善腰、肩、头部疼痛,远离老年痴呆等。但走路步数并非越多越好,适量的运动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步数的选择要根据年龄、体质的不同综合选择。
这两年,由于不合理运动导致骨骼健康问题的病例越来越多,曾经有一位患者,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完成15000步的任务,但坚持了不到一个月,就感觉膝盖疼痛,确诊为关节炎。还有一位50岁的患者,每天都要去散步,也给自己定下了每天2万步的目标,结果对膝盖造成损伤,膝关节腔液越来越多,形成了积液。
运动过量是导致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重要因素,因为膝关节内的各软骨面以及半月板,一生中能承受的摩擦次数是有限的。正常人一天行走一万步,膝关节就经历一万次摩擦。如果过量运动,或者膝关节弯曲程度过大,导致膝关节磨损日益严重。
01
走多少步最健康
走路到底好不好?每天走多少最健康?《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此前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研究了1.8万多名美国老年妇女(平均年龄72岁)后,分析得出了每天走路步数与死亡率的关系。结论有两点:
1.步行的确有益健康,能有效降低死亡风险,每天行走每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降低约15%。
2.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风险就越低,直到每天行走达到7500步时,死亡风险不再下降,也不上升。
也就是说每天最佳的行走步数是:7500步!
但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每天走路达到5000-6000步即可。这个数量既能锻炼到身体,促进血液循环和肠胃消化、舒缓身心、保护骨骼,也没有过度运动,不容易对关节、骨骼造成损伤。
如果已经患有关节疾病或其他慢性病,运动强度在这个数量的基础上再酌情降低,这个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去判断分析。
02
关注骨骼变化
经常健步走的人要密切关注骨骼变化,当出现以下6个症状时,就提示关节可能出了问题,要及时就诊,调整运动习惯。
1.疼痛:膝盖内侧关节间隙以上的地方经常“隐痛”,强度可大可小。劳累或者运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寒冷后加重,温暖后减轻,疼痛可能会持续3-4周。
2.肿胀:肿胀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多数是可逆的,多出现在髌骨(俗称“膝盖骨”)上方大腿前侧,休息后便可缓解,甚至消失。慢性肿胀常见于两个膝眼(指膝盖下的凹陷处),这是由于髌骨下方的脂肪组织慢性增生而突出。
3.晨僵: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典型症状,但很多膝关节炎早晨一起来也会僵硬,需要活动一会儿才能舒展开。
4.无力:骨性关节炎的病人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下降,会导致无力和上下楼困难。
5.卡壳:有时候走着走着感觉膝盖被卡住了,停下休息一会儿就又能走了。
6.怕冷: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怕冷不一样。骨关节炎夏天多数会减轻,类风湿则不会。冬天,尤其是来暖气之前或停暖气之后骨性关节炎会加重,带有季节性,怕冷、怕风、怕湿是多种关节炎的共同特征。
03
如何正确走路
时间:下午走路最佳。6:00-12:00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阶段,晚上光线差,容易跌倒。走路时长控制在40分钟左右。
地点:最好不要选择大马路及公路旁边。英国《柳叶刀》曾发布调查结果:因空气污染,沿繁华的马路散步者肺功能改善微弱,动脉硬化状况甚至恶化。最好选择有树或者植被的地方。
步数:禁止每日步数过多。走路时不可过度、频率不可太高,每天追求2万步会损伤关节。
装备:建议穿舒适的运动鞋,不要硬邦邦的皮鞋和布鞋。衣服最好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舒适的运动装。
本文由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出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