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设缺乏真因、对策拟定程序不完整、不能标准化等问题,如何解决?
在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活动中,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已成为提升医院服务品质的重要抓手,在解决医院服务质量上有突出的优势。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品管圈数量已突破100,000个,参加人数超百万。然而,任何管理工具在实践应用中,必然会存在“走样”。今天,我们荣幸邀请中国品管圈“教父”刘庭芳教授,通过讲解实操案例,带您了解品管圈,希望对您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01品管圈对医院有什么好处?
刘庭芳教授表示:“眼下,一方面,品管圈在庞大的公立医院和解放军武警体系中生根发芽,它也获得了企业医院、社会办医医院部门的高度青睐;另一方面,品管圈继续在传统的护理、医技领域大展身手,并延伸到临床、行政后勤等领域。”
品管圈的精华在于:把定性的管理升级为定量的管理,定量对医院的质量把控尤其重要!
对医院而言,有效利用品管圈,不仅能保障安全,提升质量,控制成本,改善服务,还能锻炼队伍,提升一线医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在所有的组织中,医院是最复杂的。”在卫生系统工作30余年,又在清华大学供职10余年的刘庭芳深有体会,学校和工厂等组织的管理,和医院管理的难度无法相提并论。
医院管理中尽管有复杂的区块和流程,“但质量永远是核心,品管圈在解决医院服务质量上有突出的优势。”
02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医院建设没有白走的路,但总会遇到弯路,以下是在品管圈应用时遇到的4个弯路,请大家在实操时一定要注意规避。
▌第一个弯路:主题选择经常受到“上级政策”困扰。
刘庭芳教授认为,传统医院管理的关键问题在于,“通过开会来解决问题”,而主持会议的人是最高领导者,无论多少人发表意见,最后的归纳和决策权都在领导头上。这个过程中,权力和行政的思维干扰了科学思维。
▌第二个弯路:一半以上的品管圈缺乏真因验证。
什么叫真因验证呢?问题产生的原因看似有很多种,但是真正导致问题的原因并不多,所以对所有原因进行验证,找到真正原因的过程就是真因验证。
▌第三个弯路:对策拟定程序不完整。
对策拟定,细致来讲包含“拟定与分析、评价与筛选、对策整合与排序以及实施计划制定”,四个步骤。但是实际操作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医院都会省略流程,对策拟定与分析之间不一定有因果关系,对策评价与筛选重复较多,没有整合分类等等。
▌最后一个弯路:未实现标准化。
过程进行的很好,但是没有标准化形成制度,并及时修订,那么,品管圈最终改善质控的目标也就没有办法实现。好的标准化在品管圈活动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分量。标准化的目的就是让对策实施能够长期稳定的维持,但是有些医院并没有认真对待这一环节,各种类型的标准化缺失都出现了。比如说“固定鼻胃管时要小心“,这个“小心”是没有标准的,那这一条标准化就是失败的。
03品管圈“教父”教你弯道超车
科学的工具使用是为了让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质量更高。正在进行或准备实施品管圈的医护人员们,可以学习「刘庭芳」教授所讲的北斗学苑主题课程《中国特色医院品管圈应用成效——案例分享》。
中国品管圈“教父”刘庭芳教授,为您讲授品管圈的“前世今生”与医疗行业应用。本系列课程共有5个课时,包含2个课时的实操案例分享,是品管圈在临床医疗、临床护理落地的成功案例,非理论空谈,更有实践指导意义。
▌课程观看地址:
点此查看课程详情:中国特色医院品管圈应用成效——案例分享
▌课程关键点
1. 开展品管圈活动的重要性
2. 分享医院品管圈实战经验和技巧
3. 交流开展品管圈活动的经验和困惑
▌本期主讲老师
刘庭芳教授 中国医院品质管理联盟主席、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院长高级顾问(主管科研与学科建设)、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医疗管理评价研究所所长、中国质量协会医疗健康分会会长、国际医院品管圈联盟主席、ISQua全球百名专家库专家、IAQS国际医疗质量与安全科学院院士、AQFDA亚洲质量功能展开协会副会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医院领导力与管理学系主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程大纲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