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为什么早产宝宝要做ROP筛查?背后藏着你不知道的真相!

2021-11-17 18:09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急,筛查治疗时间窗短,严重病例治疗效果差,筛查是有效避免致盲主要的措施之一。

为呼吁更多人关注早产儿的生存与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1月17日设为“世界早产儿日”。宝宝从妈妈肚子里出来之前,一般会在妈妈肚子里待足37周,若宝宝没待到足月就着急出来,就成了早产儿。

危害早产宝宝的视力“杀手”

早产儿因为比足月儿出生得要早,全身脏器发育不成熟,功能没有那么健全,很容易发生各个器官疾病,其中也包括眼睛。比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就是早产儿高发眼疾之一,更是儿童致盲的“头号杀手”!

发生ROP的根本原因

早产改变视网膜血管正常发育

我们先来了解视网膜血管的特点和发育过程:正常人眼的视网膜,血管布满整个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就像一棵“大树”,血管主干逐渐分支,血管大树的分支为视网膜提供充足营养和氧气。

早产儿因某些原因提早离开母体视网膜血管还未完全发展到视网膜边缘新生儿出生后,开始自主呼吸,体内的氧环境会发生改变,尚未发育完全的视网膜血管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停止继续伸展,血管尚未伸展到的区域可能发生缺血、缺氧等情况,从而引起视网膜病变。

ROP包括初期的视网膜无血管区的形成和后期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这种视网膜新生血管异常增殖使婴儿容易出现血管渗漏,玻璃体腔出血,纤维增殖,从而牵拉视网膜,致使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

什么情况下易患早产儿视网膜病?

出生胎龄越小

出生体重越低

视网膜血管发育越差

病变发生率就越高

其发生还与早产儿不合理吸氧

母亲怀孕期间因感冒或其他疾病

不适当使用药物等有关

早产儿眼底筛查刻不容缓

忽视可能致盲

ROP发病急,筛查治疗时间窗短,严重病例治疗效果差,筛查是有效避免致盲主要的措施之一。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对出生体重小于2千克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起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眼底筛查是早期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手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2期时只需定期随访,3期是黄金治疗期,可以通过激光治疗治愈;如果错过3期病变可在1-2周内发展到晚期,因此治疗窗口期通常只有短短的两周。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3期外观没有任何异常,家长发现患儿眼睛外观异常时多数已经是晚期,往往发展到失明的地步。

因此,早产宝宝定期监测眼底很重要!定期监测的意义在于,追踪视网膜的发育,追踪ROP的发展。因为一旦发展成相对严重ROP,及时的治疗则会挽救宝宝珍贵的视力及视功能,所以宝爸宝妈们千万不要忽视早产儿宝宝的眼底筛查!

在儿童眼底病防治方面,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教授是公认的先驱。作为国内较早致力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和治疗的眼科专家,很多患儿家属慕名而来。

注:文中图片均已获版权方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ROP,视网膜,早产儿,筛查,真相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