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或)脑实质所致。
4天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头痛,为颞部、额部持续性胀痛,伴全身乏力,伴头昏不适,伴发热,最高体温达40℃,余无特殊。4天前患者头痛较前加重,伴恶心、呕吐数次,呕吐物为非喷射性胃内容物,无咖啡色样物质。
案例经过
门诊“头痛原因:①结核性脑膜炎;②化脓性脑膜炎;③病毒性脑膜炎?”收入院。 患者神楚,表情痛苦,颅神经(-),四肢肌力正常,腱反射(++),颈亢约4横指,克氏征阳性,双侧布氏征阴性,双侧病理征阴性。头颅MRI:左顶部改变,考虑:蛛网膜囊肿? 患者血液检验如下: 生化全套 :钾 3.15mmol/L、谷丙转氨酶 54.55U/L、谷酰转氨酶 80.00U/L、甘油三酯 4.47mmol/L、乳酸脱氢酶 313.00U/L、α-羟丁酸脱氢酶 220.00U/L。 凝血全套 :D-2聚体 1.85m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7.10ug/ml。
血常规五分类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86.5%、淋巴细胞百分比 8.5%。 感染六项 (含HIV等血液传播病原体)阴性。
临床在入院当天就行腰椎穿刺留取脑脊液送检。我们接到标本后按常规标准流程分流至临检、生化、微生物组,同时进行检测。 脑脊液生化 :氯 119.50mmol/L(120-130)、总蛋白 0.64g/L(0.2-0.4)、葡萄糖 1.77mmol/L(2.5-3.9)、乳酸 3.64mmol/L(1.10-2.40)。 脑脊液常规 :无色、微浑、蛋白定性试验弱阳性,细胞总数12*106/L,白细胞计数2*106/L,查见真菌孢子,建议做墨汁染色。 临检室同事首先通过检测脑脊液常规发现异常,及时与微生物室同事沟通进入科内MDT,请他们接到这个分检标本后留意下,并报告了上述脑脊液常规检验结果。微生物室同事接到临检室通知,随后收到临床开具的墨汁染色申请后进行了检测,以下为镜下所见:
脑脊液墨汁染色:见圆形孢子及厚荚膜 微生物组同事根据镜下所见,报告了以上检测结果,为临床提供了诊断依据,临床修正诊断为“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医师根据检验结果积极抗真菌、脱水降颅压、减轻神经根水肿、补液补钾等治疗。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或)脑实质所致。 由于其症状的不典型性及治疗的不规范,误诊率及病死率仍较高。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药的广泛或不适当应用,以及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器官移植患者的增加,该病罹患率呈增长趋势。
病因及诱因 新型隐球菌是该病的病原体,广泛存在于土壤、蔬菜、牛奶、草地、蜂巢及鸽粪中。新型隐球菌多由呼吸道吸入,另有约1/3患者经皮肤、黏膜、消化道传染,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药、抗癌药物、接受器官移植术及白血病、AIDS、淋巴肉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结核病、糖尿病等患者,是该病主要易感人群。 新型隐球菌呈圆形或卵圆形,外裹由细胞壁和荚膜组成的被膜,可产生一种胞外磷脂酶B ,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破坏肺泡中的表面活性物质,进而改变肺组织的物理特性,使菌体较易在肺内形成病灶,数月内经血行播散至脑或脑膜,隐球菌在脑内繁殖并产生大量抵抗宿主防御反应的毒性因子,引起隐球菌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
临床症状 该病的首发症状常为间歇性头痛、恶心及呕吐,伴低热、周身不适、精神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病情发展,头痛渐加重转为持续性、精神异常、躁动不安,部分出现偏瘫、抽搐、失语等局灶性脑组织损害症状,晚期可出现眼底水肿、锥体束征等,严重者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诊断及实验室检查 有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免疫抑制药及免疫低下性疾病如AIDS、淋巴瘤、白血病、器官移植等病史,亚急性或慢性进展的头痛、喷射性呕吐、脑神经受损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蛋白定量增高、氯化物及葡萄糖降低者,应考虑本病。 临床确诊需在脑脊液中找到新型隐球菌,由于其检出率受病灶部位、病程发展阶段等影响,故对可疑或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脑膜炎,应反复作脑脊液墨汁染色、培养以寻找病原。通常墨汁染色阳性率较低,故需尽早应用脑脊液乳胶凝集(LA)或抗原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隐球菌抗原。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重要依据: 1. 脑脊液:外观微混或淡黄色,蛋白含量轻~中度升高。细胞数增多,多在 100×106/L左右,以淋巴细胞为主。氯化物及葡萄糖多降低。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可直接发现隐球菌。 2. 乳胶凝集(LA)试验:可检测感染早期血清或脑脊液中隐球菌多糖荚膜抗原成分,此方法较墨汁染色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若抗原阳性滴度>1∶8,即可确诊为活动期隐球菌脑膜炎,且其滴度与感染程度多呈正比。 患者入院当天,临床就完成了腰椎穿刺,取脑脊液送检。检验科同事迅速检测并相互合作,主动发起科内MDT,迅速抓捕“真凶”,当天就帮助临床明确了病因,迅速“结案”,体现了检验医师和技师以病人为中心的检验精神。值得一提的是,摄影技术也很美丽,犹如星空,望患者早日康复,工作中少些星空,但不能缺少发现之美。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