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身体好,还得是吃好。怎样才算吃得好,一日三餐不可少。
好像身体好,还得是吃好。怎样才算吃得好,一日三餐不可少。
那么,我们经常说的一日三餐,按时吃饭,几点吃才算按时呢?
人体消化吸收食物的时间,决定了一日需要三餐,且决定了三餐的间隔时间。因为各种原因,每个人的用餐时间不太一样,但每餐之间的间隔时间应该相对固定。
早餐和午餐的间隔时间约为4-6小时,午餐和晚餐的间隔时间为6小时左右;扣除睡眠时间,晚餐到第二天早餐的时间大约是5-6小时。
“4-6小时”的间隔期符合人体消化吸收食物的时间需要。这不是营养学专家规定的,而是人的胃肠道和生理代谢反应规律决定的。
早餐:7-8点
人在睡眠时,绝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充分休息,而消化器官却仍在消化吸收晚餐存留在胃肠道中的食物,到早晨才渐渐进入休息状态。
如果吃早餐太早,势必会干扰胃肠的休息,使消化系统长期处于疲劳应战的状态,扰乱肠胃的蠕动节奏。
所以,能在7点左右起床后20-30分钟再吃早餐最合适,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另外,早餐与中餐以间隔4-5小时为好,也就是说,早餐在7-8点之间为好。
午餐:12点
午餐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它提供的能量占一个人全天消耗能量的40%。
现在很多上班族的午休时间短,总是匆匆花十几、二十分钟吃午饭,中间还要接电话、发短信、刷微博、看朋友圈,吃完连吃的是什么都不记得了。
我们提倡午饭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更要吃出一种“境界”。
什么境界?午饭的半小时一定是专属于你自己的,它不属于工作、不属于纠结的心境或是失衡的心态,它只属于你和你的食物。
晚餐:5-7点
晚上8点之后最好不要再吃任何东西,饮水除外。并且,晚餐后尽量在4个小时内不要就寝,以便让食物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消化。
需要注意的是,肠胃最怕不守时、不规律的情况,但很多工作忙的朋友最容易晚餐不守时。
比如平时都是18点吃晚饭,但这几天因为各种原因改到20点才吃,过两天又提前到17点吃,没几天又变成21点吃,这样就会造成胃的守时混乱:胃液已经分泌了,但是胃里面没有食物,导致胃液直接侵蚀胃黏膜,时间久了就容易引发胃溃疡。
另外,不按时吃饭还可能会导致胆汁淤积,增加结石的风险。如果吃得过晚,还会影响夜间的睡眠,也会增加肥胖的风险。
加餐:上午9-10点、下午3-4点
有些加班族,午餐与晚餐间隔时间过长,我们可以在餐次之间进行辅助加餐,以弥补营养供给不足的问题。
两餐之间是进食水果的最佳时期。一般可以在每天上午9-10点、下午3-4点适量吃点水果、酸奶、坚果等食物。
寒冷的冬季,不仅要保暖,更要进补,吃得好,不喝药。以下为大家推荐三个食补方子,望大家都能健康过一冬。
枸杞子桂圆茶
材料:桂圆8颗、枸杞子10克。
做法:桂圆和枸杞子一起冷水下锅,开锅后再煮20分钟即可。每天可把这个药膳当茶喝,然后把桂圆和核桃都吃掉。
功效: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桂圆益心脾、补气血。二物同煮,可起到滋阴养血、补益心肾的功效。
白萝卜羊肉汤
材料:羊肉500克、白萝卜300克、白胡椒粉、盐适量。(2~4人份)
做法:羊肉切大块,洗净后汆水捞出;白萝卜洗净,切大块;所有材料放入汤煲内,武火烧开后,转文火再煲1个小时左右即可;出锅时加适量盐、白胡椒粉调味。
功效:本药膳有补虚温中、降气消痰的功效,常吃可增强人体御寒能力。其中羊肉性温热,历来作为补阳佳品,尤以冬月食之为宜;白萝卜功能消食化痰、下气宽中,常吃可清除体内虚火,炖羊肉时加点白萝卜,能中和羊肉的热性;白胡椒粉温中、下气、消痰。
需要注意的是,羊肉性热,阴虚体质或身体热盛的人要少吃本药膳。
芡实栗子汤
材料:栗子50克、芡实粉30克、粳米150克、核桃仁适量。
做法:栗子去皮、剥净,在水中浸泡半小时到1小时;糯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再加入栗子、芡实粉,武火烧开后转文火熬煮20~30分钟;待栗子绵软后,再放入核桃仁,共煮5分钟左右即可。
功效:芡实又称“鸡头米”,入脾肾经,最擅长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栗子益肾,擅长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核桃仁补肾益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粳米补益中气。上述诸品同煮成粥服用,可补肾养脾,对腰酸腿软、反胃呕吐、晨起腹泻、畏寒怕冷、小便频多等症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