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因工作性质及环境的特殊性,使工作人员长期处于各种潜在危险之中,因经常接触高温设备,烫伤事件时有发生。为提高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特给予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摘要:
消毒供应中心因工作性质及环境的特殊性,使工作人员长期处于各种潜在危险之中,因经常接触高温设备,烫伤事件时有发生。为提高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特给予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烫伤;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由于工作性质及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其工作人员长期处于各种潜在危险之中,因经常接触高温设备,烫伤事件时有发生。为提高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特总结以下烫伤常见原因与防范措施。
烫伤概念:
是指接触无火焰的高温物质后,皮肤及其周围组织出现损伤。常见引起烫伤的物质有高温液体、高温固体、或高温蒸汽等。
烫伤与烧伤的区别:
烫伤单纯的指热力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烧伤不仅包括热力造成的损伤,还包括放射性及化学物质强酸、强碱造成的损伤,也包括火焰烧伤、酸烧伤、碱烧伤以及电损伤等,故烫伤是烧伤的一部分。
消毒供应中心常见引起高温烫伤的常用设备:
图1 压力蒸汽灭菌器
图2 医用清洗消毒机
图3 煮沸消毒器
图4 医用干燥柜
原因分析:
1
不戴防护手套、袖套导致烫伤。未等物品完全冷却,提前取出从而引起手、臂部烫伤。
2
对脉动真空灭菌器及连接管未定期检查、维修,出现门缝及管道漏气现象,进而引起蒸汽烫伤。
3
防护知识差异,由于供应室工作人员结构比较复杂,部分人员对供应中心相关知识严重缺乏,防护安全意识淡薄,增加烫伤事件发生率。
4
在操作中,工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无意识的接触锅内胆、不绣钢物架以及器械盒等设备引起烫伤。
5
国产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散热效果低于进口设备,容易导致工作人员的手、面部出现烫伤。
6
保护性设备,防护用品配备不齐全等,导致工作人员烫伤。
防范措施:
1
使用高压灭菌器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练掌握操作程序,操作时站在锅门背后。
2
取无菌包时穿长袖工作服,戴防烫伤手套。开锅门时避开阀门开口处,防止压力过高蒸汽喷向脸部,清洁锅内时等温度降至室温时再进行,不能操之过急。
3
包装要求 辅料包体积不超过30cm*30cm*50cm,重量不超过5公斤,器械包不超过7公斤,一次装载量不超过柜室容积的90%。装载过多、过紧、过高,容易增加物品装载、卸载难度,易发生烫伤。
4
从灭菌器卸载取出的无菌物品,待温度降至室温或冷却时间大于30min方可移动。
5
科室积极组织分层培训,针对消毒员和文化水平低的人员反复训练,直到掌握。
6
定期检查、维护压力蒸汽灭菌器及供气管道,发现问题,有效整改。
7
发生蒸汽泄露时,保护好自己不被烫伤的同时,立即停止灭菌,关闭进气阀和电源,通知维修人员和护士长,调换其他灭菌器灭菌物品。
8
科室制订烫伤应急预案,以便工作人员发生烫伤时能及时、有效的处理。
烫伤的处理:
1
常用物品:
烫伤药膏 无菌棉签 碘伏 无菌纱布块 绷带
2
处理措施:
一旦发生烫伤,应迅速离开热源,尽快用凉水浸泡或冷水毛巾湿敷,时间不小于十分钟,目的是进一步降低皮肤组织里的温度,减少组织进一步损伤。半个小时后,局部疼痛感觉基本消失。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可以涂抹烫伤药膏缓解。若出现水泡等情况,禁止将水泡及表面擦破,避免出现细菌感染等现象,若烫伤部位比较大或属于深度烫伤,应及时到外科进行有效处理,并上报护理部。千万不可私自抹药,轻信民间药方,在烫伤处抹酱油、牙膏等东西,这样会加重伤情,增加感染机会。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李小华 徐晓红)
参考文献: [1]粱建梅 浅析消毒供应中心预防烫伤的有效措施 [J]《养生保健指南》2017,25. [2]黄莉萍 供应室工作人员烫伤原因分析与对策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年14卷16期111-112页.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