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近年来最火的癌症疗法,免疫疗法中的CAR-T绝对是被广泛宣传的“抗癌明星”,。
要说近年来最火的癌症疗法,免疫疗法中的CAR-T绝对是被广泛宣传的“抗癌明星”,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铺天盖地,资本市场对此也是趋之若骛,各大机构、各大医院你追我赶,仿佛CAR-T就是攻克癌症的“必杀技”。那么 ,CAR-T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CAR-T疗法就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T细胞激活,并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将T细胞这个普通“战士”改造成 “超级战士” ,即CAR-T细胞, 专门识别体内肿瘤细胞,并高效杀灭肿瘤细胞 ,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CAR-T使用经过基因改造的T细胞,这些T细胞经过改造可以识别和攻击癌细胞
CAR-T细胞肉眼看不见,它装在一个装有透明液体的小塑料袋中。
目前,随着 阿基仑赛注射液、瑞基奥仑赛注射液 前后在中国获批上市,癌症治疗领域火速掀起一阵“CAR-T热”。的确,CAR-T技术在多种血液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中,表现出不俗的疗效,让许多濒临绝境、无药可治的血癌患者,一大半都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虽然,CAR-T疗法在实体肿瘤方面如肝癌、胃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肿瘤中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少之又少, 这主要是碍于靶点选择困难、CAR-T细胞进入肿瘤组织困难、CAR-T细胞进入肿瘤组织后容易被其他免疫抑制性的分子或细胞所阻挡无法发挥作用等。
但国内外的学者针对CAR-T进行了多种改造,不断地发现新靶点,以用于治疗多种实体肿瘤。
随着针对实体瘤的CAR-T治疗的临床试验数量不断增加,现对这些试验进行总结,以探索 基于特定肿瘤微环境选择合适靶点的方法。 如下图为针对不同的癌症的抗原分类。
不同癌症的CAR-T靶点分类 国研引领CAR-T新技术,覆盖多个实体瘤领域,收效颇丰
国内研究机构致力于通过开发创新型的CAR-T疗法根治实体瘤,甚至为了解决实体瘤治疗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自主开发出了治疗 实体瘤的CoupledCAR™平台技术 ,并已在临床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2020年5月,第23届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ASGCT)年会上,我国细胞研究机构发布了关于CoupledCAR® CAR-T技术在实体瘤治疗中显示出的良好疗效及安全性。 两名甲状腺癌和两名结直肠癌患者在CART细胞回输后均达到了部分缓解(PR)。 2020年11月10日,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我国细胞研究机构描述了两个经过大量预处理的结直肠癌和甲状腺癌患者组。7 名结直肠癌患者组接受抗 GCC(鸟苷酸环化酶 2C) CoupledCAR® CAR-T细胞治疗,而3名甲状腺癌患者组接受抗TSHR(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CoupledCAR® CAR-T治疗细胞。在两组中,CoupledCAR® CAR-T 细胞在体内均表现出快速且显著的扩增以及浸润到肿瘤组织部位,证明肿瘤杀伤力的增强以及肿瘤组织的缩小。
结果显示, 结直肠癌组 实现了 71.4% (5/7) 的总缓解率和14.3% (1/7) 的完全缓解率。
甲状腺癌组 达到 66.7% (2/3) 的总缓解率和 33.3% (1/3)的完全缓解率。 目前,我国针对实体瘤的CoupledCAR™平台在CAR-T技术领域具有百余项全球专利及专利申请。简单来讲,CoupledCAR™解决了实体瘤CART细胞难以进入到实体肿瘤内部难以在体内扩增、以及难以对肿瘤细胞造成杀伤的难题。
接下来,无癌家园的小编就给大家一一回顾下CAR-T疗法在各癌种中颇为出圈的临床研究,希望为各位癌友们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甲状腺癌
为了评估抗 TSHR CoupledCAR T 细胞对难治性或复发性甲状腺癌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我国医学研究人员根据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的方案治疗难治性/复发性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腺癌患者。使用抗 TSHR CoupledCAR T 细胞治疗了两名患者,观察到 CAR-T细胞快速扩增并增强了对肿瘤细胞的杀伤。 一名患者的最佳反应为完全缓解,另一名患者接近完全缓解。
患者1: 男性,64岁, 甲状腺乳头状癌 。输注后1个月(M1),患者被评估为PR:无法检测到淋巴结转移,并且胸腔气管旁肿瘤结节显著减小。 输注后三个月(M3),患者评价为完全缓解,肿瘤组织明显小于M1。
患者2: 女性,60岁, 甲状腺癌 。患者在 输注后1个月 评估为PR(部分缓解): 肺右下叶肿瘤体积缩小约67.51% (从65*55mm减小到42*39mm)。 输注后3个月(M3) , 肿瘤体积较之前缩小约73.54% ,SUV max值从14.9降至2.8, 因此评估为nCR(接近完全缓解) 。 这项研究表明 TSHR 是治疗甲状腺癌的良好靶点,抗 TSHR CoupledCAR T 细胞可安全有效地治疗甲状腺癌。
前列腺癌
在我国,男性癌症中前列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长最快。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阻断雄激素及其信号通路的方法来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然而在这种雄激素剥夺治疗(ADT)18~30个月后,大多数患者会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CRPC阶段的前列腺癌治疗手段有限,预后较差。 2021年8月31日,Poseida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其 自体CAR-T细胞疗法P-PSMA-101,在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 的1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初步结果。试验中, 该疗法对接受低剂量治疗的前9例患者表现出令人鼓舞的活性。 P-PSMA-101是一款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CAR-T细胞候选药物,通过对患者自身的T细胞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使其可以安全有效地消除肿瘤细胞。 截至数据分析日期,该试验共入组了9例mCRPC患者,患者既往平均接受了6线治疗。 试验的关键结果包括: 5例患者显示肿瘤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显著下降; 3例患者显示PSA水平下降超过50%,PSMA-PET成像一致改善; 1例患者(接受最低剂量)显示肿瘤完全消除,并保持5个月以上的持久缓解; P-PSMA-101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特征。 专家表示对P-PSMA-101的1期试验获得的初步数据感到兴奋,也为验证此CAR-T平台对治疗实体瘤的有效性提供了进一步证据。迄今为止,CAR-T治疗药物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外的癌症领域并没有取得太多进展。但本次试验数据表明,当使用合适的技术平台时,即使在低剂量下,CAR-T产品将有潜力有效地对抗实体瘤。
肝癌
据统计,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和死亡例数占比分别占全球的54.6%和53.9%,更不幸的是,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的约34.4万人,占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55%,每一分多钟就会有一人死于肝癌。
相对于高死亡率,早期肝癌的发现比例却非常低,9成以上一经发现就已是晚期,此时已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致使5年生存率仅为12%,中晚期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更是低至3%。当前应用CAR-T治疗肝癌的临床试验靶点主要是GPC3(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
01
疾病控制率达78%,国产CAR-T疗法在肝癌领域大展拳脚
今年ASCO年会上我国医学研究者们首次公布了 靶向GPC3的CAR-T药物(Ori-CAR-001) 治疗 复发/难治性肝细胞癌 的最新临床研究数据。该研究的初步数据显示, Ori-CAR-001在GPC3阳性复发/难治性患者中表现出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 截至2021年3月10日,共纳入11名接受细胞输注的复发受试者。 所有受试者均患有晚期肝细胞癌,并且经过化疗、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靶向治疗均无效。 9例可评估受试者中,4例达到部分缓解 (PR),3例达到疾病稳定 (SD),2例出现疾病进展 (PD), 客观缓解率为44%,疾病控制率达到78% 。
典型病例
国际知名杂志《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刊登了我国医学研究者们的一项成功改造CAR-T技术的临床研究,研究中提及的CAR-T产品选择的靶点是 glypican-3(GPC3,主要是肝癌)。 其中 1例晚期肝癌患者接受了瘤内注射CAR-T治疗,治疗后肝脏病灶代谢基本消失。 CAR-T细胞 注射60天后 ,虽然2个肺部结节的尺寸没有显著的改变,但在 第10天时肝脏肿瘤病变(1.2×1.3cm)显著收缩 , 注射GPC3-7×19 CAR-T细胞第32天后则完全消失。 患者没有任何毒性作用,并且根据 CT 上的标准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 (RECIST) 1.1 版进行了分期评估,显示部分缓解 (PR)。
胰腺癌
CAR-T并不是一个完全新鲜的技术,但是近几年改良的CAR-T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疗法成功地被应用于胰腺癌的临床治疗中。
01
改造特殊CAR-T技术,让晚期胰腺癌病灶完全消失!
7月29日,国际知名杂志《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刊登了我国医学研究者们的一项成功改造CAR-T技术的临床研究,研究中提及的CAR-T产品选择的靶点是 glypican-3(GPC3)和mesothelin(MSLN) ,为了使CAR-T细胞具有更强的进入肿瘤内部的能力,研究人员特地加装了白介素7(IL-7)和趋化因子CCL19。 其中疗效最绝的是1例晚期胰腺癌患者,接受的是静脉回输的CAR-T治疗,治疗后全身的病灶,基本都实现了代谢活性完全消失。
典型病例
受试者GD-G/M-005 是一例具有 MSLN 表达的晚期胰腺癌患者。该受试者进展为局部淋巴结转移(24×33 mm)(图c)。抗 MSLN-7 × 19 CAR-T 细胞首先通过肝动脉输注,当晚伴有高烧,没有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CRS) 或神经毒性。随后,他每1~2个月接受一次抗 MSLN-7×19 CAR-T 细胞的静脉输注。
直到增至CAR-T细胞输注的5倍,CT分期显示他在治疗240天后达到完全缓解,测定的淋巴结为8.3×9.6mm,并未见其他肿大的淋巴结(图C),患者此时病灶完全消失,保持正常状态。
02
“老树生新花”,改良GoCAR-T技术数据惊艳
在2019年6月召开的ASCO年会上,Bellicum Pharmaceuticals公司公布了一项针对表达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1/2期临床试验数据。该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的改良GoCAR-T技术——BPX-601,其安全性和活性数据都相当积极。迄今为止,BPX-601的耐受性良好,剂量限制性毒性未观察到。
与BPX-601相关的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度至中度,给予或不给予支持性治疗均可得到缓解。 尽管临床试验设计相对保守,但在研究初期已观察到激发生物活性的证据! 在13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8例(62%)病情稳定,有3例患者的肿瘤缩小10%~24%。
BPX-601给药后各个患者的疗效情况
这家公司董事长兼执行官Rick Fair先生表明这种疗法在设计上更为有效,有望突破传统的CAR-T的局限性,更好地应对实体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