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新冠”如何给远程医疗按下加速键?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各大行业受到严重冲击。VUCA一词被再次提及,BTS咨询收集了处于VUCA环境下的1500多名全球企业的领导者的数据进行研究,以确定VUCA环境下领导者的最佳实践。研究表明,两个关键的因素会使领导者获得最终的成功:强大的个人适应力和令人信服的企业宗旨。
具体来说:很多研究学者认为,2003年非典疫情,催生出淘宝、京东等一大批至今仍有深远影响的互联网企业。那么,新冠疫情会催化什么?会给互联网医疗,尤其是远程医疗带来什么突破呢?
“非典”催生的京东和淘宝
先来回顾下2003年非典疫情对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大影响。这是非典疫情后的恢复情况。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非典期间,国内线下交易一度处于停滞状态,电子商务因祸得福在夹缝中开辟出了一片天地。据《中国电子商务白皮书》介绍,“2003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中,有246家企业实现了网上交易,销售量达4457亿元!
2016年出版的《阿里巴巴:马云和他的102年梦想》中,作者邓肯·克拉克写道,“非典证实了数字移动技术和互联网的有效性,因此成为使互联网在中国崛起为真正的大众平台的转折点”。
当时的京东也处于发展萌芽阶段。由于疫情,京东不得不进行网络推销,非典过后,尝到甜头的刘强东判断中国未来会经历电子商务的大爆发,果断砍掉线下业务,决定开一家电商网站。2004年1月1日,“京东自媒体网”正式上线。当初土气的京东柜台,今天已然发展成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市值达到580亿美元。
网络爆款文章《一位CEO给员工的防疫指南:在不确定的世界强悍地活》里有段话:风会吹熄蜡烛,却会助长山火。前有被SARS从柜台逼到电商的刘强东,后有《囧妈》从影院撤档,网上线意外爆红。悲观者看到问题,乐观者改变世界。
机遇与挑战并存
新冠疫情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催化了互联网医疗,尤其是远程医疗的发展。然而,疫情常态化,远程医疗是否还能维持发展势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机遇背后又面临哪些挑战?根据四川省人民医院,远程医疗会诊中心主任周宏的观点,远程医疗面临着以下三大瓶颈需要突破。
▌分级诊疗落实存在阻力
全国各地的三甲医院掌握着绝大部分的医疗核心资源,医学专家及先进的医疗设备普遍集中在大医院。而偏远地区的诊所拥有的医疗资源,难以满足当地的实际就医需求,导致分级诊疗落实和执行有一定的阻力,远程医疗也难以推行下去。
▌远程医疗产品自身技术问题
国内的远程医疗设备主要应用于专家联合远程会诊对疑难杂症进行讨论,主要是大型医疗机构的多名专家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对疑难杂症患者进行专家联合远程会诊,并给出诊疗意见。国内远程医疗会诊缺少“一对一”临床就诊的服务模式,远程医疗产品自身限制导致和到现场和医生面对面诊疗存在差距。
▌医疗习惯一时难以改变
医疗机构的名医对于使用远程医疗设备进行会诊的意愿并不强,2017年1-4月,三级甲等医院的诊疗人次相比去年上升到了5.4%,大型医疗机构的就诊需求越来越多,所以医生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远程会诊。
另一方面,远程医疗就诊缺少患者的认可,患者的就诊习惯更倾向与专家面对面进行讨论,患者的医疗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对远程医疗就诊还存在质疑态度。
“跑”在前面的医院是如何做的?
总体上,远程医疗的局部问题虽然不断,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需要一个过程,远程医疗一旦突破了瓶颈,毋庸置疑其爆发的市场空间不可估量。
医院想要借助这次东风扬帆起航,遇到的问题可不少,如何借助互联网+拓展智慧医管理模式?省级医院如何打造互联网生态圈?如何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
最新一次“国考”中,一举跃升41位,在全国2413家三级公立医院中排名第58位,国家监测指标等级依然保持A+的四川省人民医院,远程医疗会诊中心主任「周宏」,亲自授课《远程医疗新范式:公立医院智慧化转型实践》。不妨看看“优等生”是如何通过智能化、数字化建设一步步取得优异成绩的。
▌课程观看地址:
点此查看课程详情:远程医疗新范式:公立医院智慧化转型实践
▌主讲老师
「周宏」老师,四川省人民医院远程医疗会诊中心主任、四川省网络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计委大数据医疗专委会委员
有11年医联体建设经验、8年远程医疗实践、5年对口支援、精准扶贫、三下乡的实践工作。为四川省各地400多家医院提供远程会诊,远程教学和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边远地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资源,为基层医务工作者提供远程教育平台。
▌课程大纲
从实践看,非典、埃博拉、新冠病毒……在人类与病毒的搏斗中,非接触型新经济必然崛起。甚至可以说:2003年的非典疫情成就了消费互联网,而本轮疫情,某种程度上会对远程医疗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您准备好了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