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胸部气道阴性异物是一种多发病,也是一种急症,其中在儿童气道异物中占绝大多数,表现为紧急的呼吸道阻塞,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
儿童胸部气道阴性异物是一种多发病,也是一种急症,其中在儿童气道异物中占绝大多数,表现为紧急的呼吸道阻塞,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其在临床诊断上有一定困难,如若不及时诊断处理则会引起严重并发生,甚至引发患儿生命危险。据文献报道,气道异物多生在5岁以下儿童,占比83.5%,由于儿童不能自述病史,故放射学诊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如果放射学检查方法和X线征象认识不足,也会导致漏诊误诊。据统计,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X线检查漏诊误诊率可达44.4%,其中不做胸部透视检查以及缺乏良好的深呼/吸气相胸片则是漏诊误诊的主要根源。
小儿气道异物病症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多有异物吸入史。年龄4岁以下儿童居多,约占90%,主要与小儿吞咽咀嚼功能发育不完全有关,儿童喜欢将异物放入口中玩耍也是原因之一。在小儿支气管吸入异物后,常常引起剧烈的呛咳,呼吸困难、啼哭、躁动等症状。由于右主支气管与气管的成角较小而管径较大,且气流速度较快吸引力较大,故大部分吸入的异物进入右侧支气管。异物进入气道内,直接引起气道阻塞,对气管内黏膜造成机械性损伤刺激;也可由于异物所致的化学性过敏反应、金属异物的锈蚀及继发性感染,使支气管发生急性黏膜水肿、肉芽组织增生、纤维化等病理改变。这种病理生理改变将引起纵膈、肺及横隔一系列病理变化,且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异物的阻塞部位、程度和是否发生并发症。异物所致支气管阻塞程度则与异物的大小、性质、停留时间及支气管的反应情况有关。
对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检查有X线检查、CT检查及支气管镜检查,其中支气管异物检查,医生常首选X线胸部透视检查作为检查的金标准。通过X线透视功能可以全程动态观察胸部各部位变化,但普通透视影像不能记录和重复播放,放射诊断医师往往在进行较长时间连续透视后仍不能观察到具有价值的临床诊断信息及征像。这种情况在低年资医师中更为普遍,因此患儿接受的X线照射量大,也延误救治时间。患儿因呼吸急促呼吸周期短,或因哭闹不配合,医师往往难以获取理想的深呼、吸相胸片,已摄取的胸片也常存在难以确定是吸气还是呼气相的问题。所以,普通X线透视和摄片在小儿气道异物的诊断中存在检查一次性成功率低、图像质量难以保证和细微影像不易观察的局限性。
针对上述问题,对于有异物吸入病史的学龄前患儿,检查设备应选择动态DR,能大幅提高检查效率及检查精准性,降低漏诊误诊率。在使用动态DR进行检查时,为充分显示异物在呼吸过程中所致气道阻塞效益,应尽可能通过立位前后位观察。不能站立的小儿嘱其陪同人协助。通过动态成像连续点片功能获得良好的深呼/吸气相胸片,一般情况下选择2帧每秒的连续点片模式,连续点片4-8张,即可完整记录患儿一个呼吸周期的连续点片影像。再辅以动态观察,则气管、支气管异物基本可以明确诊断。在无阳性发现时还应加拍颈部侧位片,以诊断颈段气管、声门下异物等。诊断时结合 X 线的动静态表现,按支气管、气管及声门下的顺序逐步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则小儿气道异物的诊断正确率可大大提高。
(图1)
(图二)
图一、二右支气管异物。呛入异物后咳嗽哮喘月余,吸气相(左)X 线表现正常。结合透视观察到纵膈摆动,补拍呼气相(右),X 线表现纵膈心影向左摆动,右肺野透光度较左侧高,右膈低平,诊断右支气管异物,避免了漏诊。
对于小儿气道异物的检查过程中,医生面临两个难题;一是通过常规的透视影像拍摄,不能实现视频回放和记录。二是患儿深呼/吸气相胸片难以抓取的问题,导致一次性检查成功率低、影像质量不佳。若重复摄片和透视则患儿所受辐射剂量加大,诊断效率低、耽误时间,又极易漏诊误诊。使用动态DR进行小儿气道异物观察,拍摄视频支持保存及回看,且透视幅面大。并且支持连续点片,能够精准捕捉呼吸双向胸片,一次拍摄即可获得最佳影像。颈椎侧位片效果也较好。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动态DR在面对小儿阴性气道异物检查的过程中,因支持视频回放、连续点片两大功能,更能保证医师的检查效率及诊断正确率。同时也保证了患儿的最小辐射剂量,又让医师更高效获得患儿更具诊断价值的深呼/吸气相胸片及透视影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