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主题是 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
11月14日是
世界糖尿病日。
今年的主题是
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
每个糖尿病患者
都应有一个个体化的
血糖控制目标,
血糖高了或低了都不好。
为什么说
降糖治疗“过犹不及”?
因为低血糖
比高血糖的危害更大。
那么,
糖尿病患者
低血糖的危害有哪些?
该如何预防?
中国医大一院
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专家
和您说说。
血糖管理中的
“过犹不及”
大家都知道,长期高血糖会引起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但很少有患者知道反复低血糖引起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更大。
低血糖时,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多引起反应性高血糖,低血糖过度纠正时也会导致一过性高血糖,这样的血糖波动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比高血糖更大,更易导致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其次,低血糖反复发作还会损伤脑细胞,导致不可逆损伤,如反应迟钝、痴呆等后遗症,甚至会发生偏瘫、昏迷等,容易误诊为脑血管病。
此外,低血糖时由于体内一些激素的作用会导致心动过速,尤其老年人发生低血糖容易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
低血糖的值是多少
糖尿病患者血糖小于3.9mmo/l时考虑诊断为低血糖。
哪些糖尿病患者
易出现低血糖
0 1
1型糖尿病患者因为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低血糖。
0 2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或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口服降糖药(磺脲类和格列奈类)时也可能出现低血糖。
0 3
肝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肝功能不全时肝脏肝糖原储备不足和糖异生减少易出现空腹或餐前低血糖,肾功能不全时胰岛素或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口服降糖药清除减慢,体内降糖药物蓄积导致低血糖。
0 4
应用胰岛素或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口服降糖药但生活不规律的患者。
进食量少、进食时间不当、运动量过大以及空腹大量饮酒时可能出现低血糖。
0 5
同时口服其他可能影响降糖药作用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等导致低血糖的风险加大。
辣么,
糖尿病患者
该如何预防低血糖呢?
1、要了解低血糖症状。出现心慌、大汗、手抖、饥饿感、头晕及乏力等症状时要考虑到可能是低血糖了。
2、保证规律的生活方式,限制饮酒量,避免空腹饮酒,预计会进餐延迟或过量运动时要提前调整降糖方案。
3、要遵医嘱合理应用降糖药,不要随意自行大幅度调整可能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
4、老年人或有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由于对低血糖的感知差,容易出现无症状低血糖,所以要规律自我监测血糖,尤其定期监测夜间血糖,以便及时发现低血糖。
5、糖尿病患者外出时建议随身携带糖尿病救助卡,写明是几型糖尿病,目前用的什么降糖药和用量,以及家属联系方式,这样一旦出现低血糖昏迷时能得到他人的及时帮助。另外还要随身携带一些升糖食物,如糖果、饮料等,一旦出现症状可以及时补充糖分,尽快纠正低血糖。
最后,
温馨提示糖尿病患者,
降糖治疗“过犹不及”,
一旦发生低血糖,
需尽快纠正。
预防低血糖,
让我们共同努力!
END
供稿:内分泌与代谢病科 谷剑秋
图片源自网络
编辑:宣传工作部 宋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