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再发文,每个县要有1家标准化的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2021
11/13

+
分享
评论
健康县域传媒
A-
A+

为更加完善覆盖城乡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基层儿童健康服务网络,增强儿童医疗保健服务能力。

记者:高路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为更加完善覆盖城乡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基层儿童健康服务网络,增强儿童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提升计划》),共分为四部分,对实施过程中遵循原则、计划目标、具体方法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在此之前据全国妇幼健康监测,自实施第一周期《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来,全国各地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得到明显加强,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尤其是2020年,与2017年相比,婴儿死亡率下降20.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17.6%。这是该《提升计划》继续推进下去的主要动力。

19981636844731421

《健康县域传媒》通过梳理发现,该《提升计划》要求各地开展健康儿童行动要以预防为主,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做到防病与治病相结合,加强农村地区儿童健康工作,缩小城乡、地区之间差距,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保障儿童健康,到2025年,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3.1‰、5.2‰和6.6‰以下,乡(镇、街道)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在90%以上,儿童常见病、肥胖、贫血等疾病及健康问题得到有效防治。

具体任务上有7项重点:

1.加强危重新生儿救治网络建设。

要完善省、市、县三级危重新生儿救治网络,健全上下联动、应对有序、运转高效的危重新生儿救治、会诊、转诊网络。重点加强中西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和转运体系建设。开展危重新生儿救治网络建设质量评估,每个县域内均有1家符合质量评估要求标准化的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2.建立健全县级能筛查、地市能诊断、省级能指导、区域能辐射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

推进出生缺陷防治服务,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范围,逐步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疾病纳入筛查病种,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和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率分别达到98%和90%以上。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覆盖所有区县,筛查率达到60%以上。

3.加强儿童健康管理。

以儿童体格生长监测、营养与喂养指导、心理和行为发育评估、眼保健和口腔保健、听力障碍评估为重点,积极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分别保持在85%以上和90%以上。将儿童健康管理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设立多种类服务包,提供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儿童保健服务。推动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开设儿童精神心理科或儿童心理保健门诊,加强儿童精神心理专科建设,促进儿童心理学科发展。

4.加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阵地建设。

对0~3岁处于婴幼儿期的早期儿童,各机构要开展宣教活动,对婴幼儿养育照护加强指导,对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实施农村儿童早期发展项目,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均等化;关注生命早期1000天,建立适应儿童早期发展需求的儿童保健、营养与运动、心理与社会适应等多学科协作机制,每个县域内至少有1家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阵地。

5.加强儿童中医药服务。

随着中医药服务以及信息化的不断开展及提高,各医疗机构诊疗水平也不断得到提升,《提升计划》提出在全国县级以上公立中医院普遍设立儿科,有条件的地市级以上中医院应当开设儿科病房;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精神专科医院等要开设儿童精神心理科或儿童心理保健门诊,加强儿童精神心理专科建设;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师的儿童保健和儿科诊疗服务能力。鼓励家庭医生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

6.强化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

加强以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建设。开展儿童保健门诊标准化建设,提升儿童保健服务质量。探索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儿童保健科、儿科门诊、儿童预防接种门诊有机整合,优化功能布局,丰富内涵,推进儿童健康全过程管理和服务。开展基层儿童保健人员培训,加强基层儿童保健服务队伍建设。

7.健全儿童健康服务信息化平台。

加强区域妇幼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儿童健康信息标准,推进儿童健康信息互联共享。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为基层医务人员配备智能化移动服务终端设备,提高服务质量,减轻基层负担。积极推进母子健康手册信息化,加强实时动态儿童健康管理。

开展线上儿童健康评估和指导。推进预约诊疗、诊间结算、移动支付、检验检查结果线上推送与查询等智慧服务,提高就医体验。广泛开展远程会诊、线上转诊、远程培训和指导,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利用5G技术、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儿童健康监测与管理,创新儿童医疗保健服务模式。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全文

16331636844731853

责任编辑:孙丽红

审核:汪言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儿童,加强,基层,新生儿,健康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