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也会引起外渗 ?4 大预防措施 5 大处理妙招,太全了

2021
11/13

+
分享
评论
纳洛酮的护理天地
A-
A+

输血外渗会造成局部皮肤淤血发黑,不但加重患者的身体痛苦和心理负担,同时也容易产生纠纷。 

输血外渗会造成局部皮肤淤血发黑,不但加重患者的身体痛苦和心理负担,同时也容易产生纠纷。

案例

98241636759407102

(图片来源:丁香园护理论坛)

@hX27F:输血,输完后患者下肢输血部位附近出现淤青!

输血引起的外渗,还没遇到过,皮肤淤血发黑,求处理方法,大家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淤血消退吗?

点评

患者输液会出现药物外渗,输血同样会出现外渗。

上述案例,既是如此。如果在输血过程中输血针头滑出血管外,加之巡视、发现不及时,就会出现上述图片中所呈现的那样。

输血外渗,同样属于护理不良事件。输血外渗,不同于一般液体的渗出。

因为种种外渗不但可以导致局部肿胀,最主要的是还会局部出现青紫,看上去触目惊心,不仅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更容易因之产生医患纠纷。

输血过程中,如何防范输血外渗?

1.合理选择输注部位

输血部位宜选择粗、直,远离关节部位的血管。主要在患者的上肢血管,如头静脉、肘正中静脉及贵要静脉。

2.选择合适的输血工具

选用大号静脉留置针,连接输血器。

3.输血过程中的安全告知

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反应的相关知识,以及保持输血管路的通畅,告知输血外渗的不良影响,输注过程中,避免穿刺侧肢体随意移动。

更不能随意调节滴速,输注局部出现不适及时呼叫。输血拔针后正确按压穿刺点,加压止血,加压力度以不渗血为宜,从而尽最大可能减少穿刺点血肿的发生。

4.护士严密巡视观察

输血过程中,护士要及时为患者对滴速进行调节,并加强巡视。

巡视要到位,细致观察患者穿刺部位皮肤颜色、温度、弹性、感觉及活动情况。一旦发生外渗,立即更换部位。

原外渗穿刺点处压迫止血期间,增强对局部血肿情况的观察和跟踪,检查局部皮肤张力,及时询问患者有无疼痛的感觉,做出及时的对症处理。

发生输血外渗后,如何应对?

1.告知情况  

患者输血部位发生外渗,看上去很是刺目,渗血会慢慢吸收,但这是一个缓慢吸收的过程。

这一点,医护人员需要给患者及家属说清楚,进行告知,给其一个合理的解释。

2.心理安慰  

输血外渗的 24 小时之后,就像外伤造成的淤血一样,看上去更加的淤青和刺目,会造成患者及家属的紧张和恐惧。

护士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引起血肿的原因,通过积极的处理,能够尽快治愈。

要用娴熟的技术,和蔼热情的态度,使其心理得到安抚,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消除其恐惧和紧张情绪,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工作。

3.上报管理   

输血外渗属于护理不良事件,护理人员发现输血外渗后,要按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进行上报、填表、原因分析、改进和追踪。

4.一般处理  

患肢抬高 20~30°,以利静脉及淋巴回流,促进淤血早日消散。禁忌在输血外渗侧测量血压、输液及其他侵入性操作。

治疗期间每日观察局部青紫肿胀疼痛的转归情况,测量臂围并记录。对患者输血外渗部位进行追踪、观察,对比两侧肢体皮肤的颜色、温度、皮肤张力。

5.采取对策

(1)喜辽妥涂抹:淤血部位涂抹喜辽妥乳膏,厚度 1 mm,每 4~6 h 更换一次。也可在药膏干燥后更换,3~4 次/日。

(2)土豆片湿敷:新鲜土豆切 3 mm 薄片,贴敷于血肿部位并用保鲜膜覆盖,3 次/日。

(3)75% 酒精湿敷:用 75% 酒精浸泡过的无菌纱布湿敷血肿处的皮肤,覆盖范围要超过皮下血肿处皮肤边缘 2~3 cm。

干湿度以不滴液为宜,可用保鲜膜覆盖在酒精纱布上,用胶布稍作固定,避免酒精过快蒸发。

每日早中晚各敷 1 次,每次 30 min,直到局部皮肤颜色基本恢复正常无红肿热痛,硬结消失,需要指出的是,酒精过敏者禁用

(4)应用敷料:可采用泡沫类敷料应用,如得湿舒。

总之,患者输血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输血外渗及血肿,护士要进行护理不良事件上报。

熟练掌握外渗患者的应对护理措施,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使外渗患者迅速地康复。

以上提供的这些临床实用对策,可减轻输血外渗部位的疼痛、减轻血管炎症的发生、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强血管的抵抗力。

从而减轻血管损伤,减少液体外渗、疼痛,促进炎性反应和扩散,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疗效确切,加之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临床护理应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蔡婷、宴玲,1 例早产儿静脉输血外渗的护理,《中西医结合护理》2018 年第 4 卷第 8 期。

2.喜辽妥说明书。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患者,部位,外渗,输血,护理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