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成为第一致残疾病和致死疾病。 “一人中风,全家发疯”,冬季是脑卒中的高发期。
近年来,百姓对中风的认识已有所提高,但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中风患病率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最新资料显示,我国每年中风造成我国111万名男性、81万余名女性死亡。
另外,中风发生后,即使抢救成功,遗留三偏(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或失语等症状者高达75%。而且,患病后不少人有可能在半年左右复发。
中风是脑卒中的俗称,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临床上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由脑血管阻塞引起的为缺血性脑中风,又称脑梗死,占中风的70%~80%;由脑血管出血引起的为出血性脑中风占中风的20%左右。
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脑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1人因脑卒中永久致残。
中风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成为第一致残疾病和致死疾病。
“一人中风,全家发疯”,冬季是脑卒中的高发期。冬季为什么是中风的好发季节?那么,为什么说冬季就是中风的好发季节呢?我们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1、冬季气温波动大
冬季气温呈现早中晚温差大的现象,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因为温度降低,热胀冷缩的道理,血管收缩就会导致血压升高。如果血管存在畸形或动脉瘤,那么在情绪激动、剧烈活动时很可能导致血管爆裂,从而引起缺血性脑卒中。
2、冬季,容易上呼吸道感染
秋冬季节,天气寒冷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感冒、病毒感染等现象,上呼吸道炎症的出现,会刺激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加重脑卒中的风险。
3、冬季,活动偏少,纤维蛋白原增加
冬季室外气温寒冷,就导致户外活动量大大降低,人体血液循环下降,新陈代谢率也会下降,由此导致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增加,导致血液粘稠度上升,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形成缺血性脑卒中。
4、冬季吃得更多,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中国人都有一个习惯,认为冬季就是长膘的季节,春节等节假日,同时为了补充更多的热量,人们在冬季的饮食往往会增加,特别是一些富含脂肪、糖分和热量的食物。而这些食物的大量摄入,加上运动量减少,容易导致肥胖。而肥胖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常见诱因之一。
常见的中风先兆,您知道有哪些?如何第一时间判断脑卒中呢?
为了让更多的人记住如何第一时间判断脑卒中,医生们发明了“BE FAST”口诀,即B(balance)平衡;E(eyes)看不清;F(face)口眼歪斜,面不正;A(arms)上肢抬高不平;S(speech)口齿不清;T(time)紧急就医。
由于中风具有“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三高特征,对健康危害极大,做好预防,远离中风非常必要。
如何预防中风?请谨记以下4句的“四字经”——预防中风“四字经”
No.1、不高不低
正常血压是140/90mmHg,理想血压是120/80mmHg。但是,很多人不知正常血压,甚至有人患了高血压,自己全然不知。我国人群对高血压知晓率仅为30.2%,治疗率24.7%,控制率6.1%。
有一种高血压被称之为“适应性高血压”,血压升高速度缓慢,由轻度到中度再到重度,患者(尤其是年轻的患者)逐渐适应了这种升高,即使血压升到很高,如果不测量血压,也感觉不到疾病的存在。这种高血压是一个静悄悄的“杀手”。得不到及时的降压治疗,是造成部分患者发生脑中风的主要原因。
所以,即使是年轻人,也要了解自己的血压,至少每年量一次血压。如果已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更要经常测量血压,以便及时发现血压波动。血压高不好,血压过低也不能忽视,都要进行调理。
No.2、不粗不细
指的是腰围不粗不细。腰围是预测中风危险的重要指标,据德国科研调查结果表明,腰围太粗,不但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中风概率也会显著提高,超出正常腰围者4~7倍。
有些人不了解腰围对健康的重要性,也从来未量过腰围。健康腰围是多少呢?按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
No.3、不肥不腻
隆冬季节,气温下降,饮食变化,饮酒御寒,常吃火锅,摄入过咸过腻的食物,这些都会导致血液黏稠度的增加。此外,春节前应酬活动多,既兴奋又疲劳,为中风埋下隐患。
中医讲,过食肥甘厚腻,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引动肝风,夹痰上扰,可致病发,尤以酗酒诱发最烈。
因此,饮食方面应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每周至少吃3~5餐鱼,尤其是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合理饮食有助调节血液的状态,使血液较不容易形成凝块,进而防止中风。
No.4、不急不躁
这属于中医养心、养性范围。百岁老人的养生之道很多,其共同特点,就是很少生气。五志过极,心火过旺,可引动内风而促发中风。临床以暴怒伤肝为多,因暴怒则顷刻之间肝阳暴亢,气火俱浮,迫血上涌,则其候必发。至于忧思悲恐、情绪紧张均为本病的诱因。血压偏高者,特别要减少“应激行为”。
应激指的是包括突发失眠、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发无名之火等一系列机体情绪剧烈波动状态。其时,大脑“奖赏中枢”受抑制,“惩罚中枢”受刺激,会导致血管活性物质(例如肾上腺素、儿茶酚胺、五羟色胺等)突然大量释放,血管舒缩功能失调,血压异常波动。应激状态最容易诱发中风(特别是脑出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