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大便可是一门技术活!重建排便反射,告别便秘不是梦!

2021
11/12

+
分享
评论
爱思考的朱医生
A-
A+

排便反射是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排便控制过程。排便控制既是生理活动,也是社会活动。因为是否排便,并不仅仅取决于有没有大便,还要看当时能不能大便.......

便秘看医生,医生都会要求你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习惯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良好的排便习惯更符合排便反射的要求。

排便反射是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排便控制过程。排便控制既是生理活动,也是社会活动。因为是否排便,并不仅仅取决于有没有大便,还要看当时能不能大便。人不可能像动物一样随地大便,这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执行反射活动的特定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其由三部分组成:感受器,神经中枢和效应器。感受器接受信息,经传入神经,将信息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作出决定性指令,再由传出神经返回到效应器,效应器遵从指令作出相应的动作。

▲反射弧示意图

排便反射的反射弧由四部分组成:感知到大便存在的排便感受器,位于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高级排便中枢,起闸门作用的排便效应器。排便反射较其它低级神经反射,多了一个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就是为了让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便。

1、排便反射弧由四个部分组成

排便感受器

排便感受器位于直肠壁内。当粪便进入直肠,会对直肠壁内感受器产生压力,这个压力达到特定标准(医学上称之为阈值),就会诱发感受器产生便意的冲动。感受器就好比高压锅排气阀,只有超过特定的压力值,才会开放而排气。

直肠内粪便必须达到一定量,足够对排便感受器产生达到阈值的压力,才能被感知产生便意。随着粪便量增加便意会越来越强,乃至完全超出控便能力而失禁。医学研究证明,当直肠粪便容量约达100ml时,可引起直肠短暂便意感;随着容量继续增加,又逐步会引起暂时性的便急感,持续性便急感,直至骨盆小腹部位疼痛。而当粪便量超过直肠最大容量(MTV)时,就会出现大便失禁,具体数值因人而异,平均为220至510ml。

初级排便中枢

▲红色部分为腰骶部脊椎,脊髓位于脊椎椎孔连接而成的骨腔(椎管)内

初级排便中枢位于腰骶部脊髓内,可引起骨盆底部肌肉及肛门括约肌(排便效应器)收缩,暂时阻止粪便排出。初级排便中枢永远起到阻止排便的作用,其意义重大,在大脑作出是否排便的决定前,可以让粪便暂时停留在直肠而不会溢出。

高级排便中枢

▲图中黄色高亮部分为大脑额叶

高级排便中枢位于大脑额叶皮层,其作用是根据环境作出能否排便的决定,并通过控制初级排便中枢实施。如果环境允许,高级排便中枢就会解除初级中枢对排便的抑制,放松骨盆底部肌肉及肛门括约肌,从而排出大便;反之,环境不允许排便,高级中枢就会加强低级中枢对排便的控制,使肌肉更加收缩,强力地阻止大便排出。

排便效应器

排便效应器,指受初级排便中枢直接控制,具体负责执行或阻止排便的肌肉群。

▲从上面看骨盆,淡红色部分就是盆底肌肉,红圈为直肠穿过盆底肌肉的位置

一次排便就是打开闸门,推动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起闸门作用的肌肉包括:骨盆底部肌肉及肛门括约肌,后者分为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起推动粪便作用的是:直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壁肌肉以及提肛肌。

▲红色圈内为肛门内括约肌,绿色圈内为肛门外括约肌,都是围绕肛门一圈分布

2、排便反射有条不紊地运作

▲排便反射流程图

排便反射步骤:

第一步:粪便进入直肠刺激排便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

第二步:神经冲动传到脊髓初级排便中枢,引起骨盆底部肌肉及肛门括约肌收缩,起关闭闸门,暂时阻止排便作用;同时神经冲动也传送到大脑高级排便中枢,产生便意;

第三步:环境允许的条件下,大脑高级排便中枢会解除脊髓初级排便中枢对大便的控制,一方面导致骨盆底部肌肉及肛门括约肌松驰,开放闸门;另一方面会收缩直肠、降结肠、乙状结肠以及提肛肌,推送粪便排出体外。

规律排便其实就是定时排便,既然定时肯定会选择在自己的空闲时间,以便能即时排便。习惯成自然后,排便反射就会变成一种条件反射,定的时间就成为诱发排便反射的条件。

有人每天起床后即刻排便,有人洗漱后、早餐后排便,有人睡觉前排便,这都是以时间为条件信号触发排便反射的。也有人利用动作信号诱发排便反射,如玩手机、吸烟、看报、织毛衣等,这些属于不良习惯,要坚决杜绝。

3、排便反射紊乱会导致便秘

长期抑制便意会提高排便感受器阈值,扰乱排便反射,导致便秘。

直肠排便感受器的压力阈值不是一成不变的。这跟人对疼痛的痛阈,会随着耐受而提高一样 。例如:病人手术后前两天刀口会特别疼,过几天就没那么疼了,就是因为痛阈提高了。

一个人经常忍大便,其排便感受器压力阈值会升高,正常人100ml大便就能感知到便意,他们却感受不到,这会导致大便积留在直肠,水份被吸收变硬导致便秘。

强忍大便,闸门被牢牢关死,过一会粪便会被挤回到结肠内,便意就消失了,排便反射无法被激发,也会便秘。

4、规律排便可有效预防便秘

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告别便秘不用愁,只需做好以下几点:

  • 根据自己作息时间,确定特定的排便时间:晨起,午后,睡前等都可以,因人而异。

  • 把排便当成一项任务,再忙再累,不管有没有便意,到点一定要去蹲厕所。

  • 蹲厕时避免吸烟、看报、玩手机等动作,以免成为反射信号条件,养成不良排便习惯。

  • 尽量不要抑制便意,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去蹲厕。

  • 必要时可以借助药物来培养排便规律,等规律养成,再逐步停药。

本文只针对因排便反射紊乱导致的便秘,其它由特定疾病引起的便秘,需要治愈相应的疾病,不在本文讨论范畴。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加个关注!谢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感受器,效应器,括约肌,排便,反射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