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全球首例猪-人肾移植成功,猪-人肝移植还会远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0万患者需要器接受官移植。
当前,器官移植技术已非常成熟,器官供体的严重短缺成为影响器官移植治疗的最大阻碍,全球平均器官供需比不足1:20。
全世界的科研人员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器官移植短缺问题,其中比较具有应用前景的是异种器官移植。
1世界首例!人类接受猪肾移植测试初步成功
近日,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对一例脑死亡患者实施了一台特殊的肾移植手术:
将敲除特定基因的转基因猪肾脏与患者大腿血管相连,体外观察 54 小时,猪肾顺利产生尿液,并让患者体内的肌酐水平恢复正常,同时并没有排异反应的迹象出现。
这一试验的成功极大振奋了学界对异种移植的信心。
Aaron(2021)研究表示:
猪肾异种移植有可能缓解目前人体器官捐赠短缺的问题,并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提供更大的长期生存机会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人类已经解决了许多阻碍猪肾移植的历史障碍,猪肾异种移植可能很快就会应用于临床。
迄今为止,对猪的基因操作都旨在防止先天性免疫反应;不久将来,为降低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影响,转基因猪可能会引入CIITA 突变、PD-L1突变等基因操作。
在有限的异种移植治疗方案中,Aaron认为有关生物标志物的鉴定、急性排斥反应的检验与预测这些尖端技术有可能在未来应用于异种移植领域中。
2猪-人肾移植成功,猪-人肝移植还会远吗?
90年代早期,世界肝移植先驱Thomas E Starzl在肝移植上作出了新的尝试,将狒狒的肝脏移植给了2位肝衰竭患者,术后生存达9个月。
近年来,由于非人灵长目动物供肝不足,且存在传播致死性病毒的风险,社会舆论对非人灵长目动物供肝持反对态度,促使多数研究者选择小型猪为供肝来源,以非人灵长目动物为受体来开展基础研究。 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敲除(GTKO)的小型猪问世后,异种肝移植获得了飞速发展。GTKO小型猪供心异种移植最长存活记录为945 d,异种肾移植最长存活记录为136 d,而肝移植最多仅存活25 d。 影响异种肝移植受者存活的关键在于免疫排斥反应和凝血功能调节障碍。此外,异种移植还存在生理学方面的障碍,由于不同物种间存在生理学缺陷,尤其是肝功能缺陷,异种肝脏难以充分发挥替代功能。
2020年,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Liver Transplantation发布研究成果:
分离出猪的肝细胞并将其注入猪体内后,猪可以在其腹部淋巴结中生长出功能正常的肝脏。该项技术有望用于人体,为肝病患者再造健康肝脏。
■ ■ ■ ■ ■
2020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牵头开展的多基因编辑猪-恒河猴异种肝、心、肾器官移植临床前研究顺利实施。
研究团队将一只13个基因修饰猪的肝、心、肾分别移植给3只恒河猴受体,实现了猪-猴辅助性肝移植国际最长存活时间。
这也是西京医院亚洲首次成功实施转基因猪—藏酋猴异种异位脾窝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手术后的另一项重大突破。
■ ■ ■ ■ ■
2020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成功在国内首次开展异种原位全肝移植手术,该项目由湘雅二医院肝脏移植科、移植医学研究中心和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合作完成。
研究人员将获取的转基因猪的全部肝脏植入切去原肝的恒河猴的原肝解剖部位,完全替代原肝发挥功能。
第一台手术耗时4.5小时,第二台手术耗时3小时,手术过程顺利,肝脏恢复血流后2例移植肝功能逐渐恢复,存活时间分别为11.4和16.5小时。
这意味着转基因猪-猴异种原位全肝移植手术国内存活记录有了第一个数据。
3异种肝移植,愿一个不久的未来
异种肝移植研究近年来的突破发展,为异种肝移植最终应用于临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异种器官移植有待解决的问题仍然很多,例如超急性排斥反应、凝血功能障碍、物种间交叉感染、伦理问题等等。
数百年器官移植探索之路道阻且长,相信未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编辑技术的飞跃,异种移植间的屏障终将被打破。
「任何技术在昨天看来可能是不可思议的,
今天看来也仅仅是能够勉强做到的,
但是明天也许就会成为常规。
我们相信异种器官移植必将走向临床。」
——Thomas E Starzl
(1926-2017,世界肝移植之父)
本文编辑/邢翔宇
参考文献
■ 梅斯医学:世界首例猪肾移植到人体,暂未发现排斥反应!异种移植成真了?
■ 转化医学网:人体再生肝脏有望!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猪的淋巴结中再生正常肝脏
■ 新华社:西京医院顺利实施猪-猴异种多器官移植
■ 长沙晚报:猴子体内植入猪肝存活16小时 湘雅二医院异种器官移植手术成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