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临床有广泛地使用,比如新生儿人群、各类需要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等。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临床有广泛地使用,比如新生儿人群、各类需要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等。从PICC实际应用效果方面分析,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势,同时PICC使用时间长,可避免对患者的反复穿刺,减轻患者穿刺痛苦,提高输液与化疗舒适度,化疗药物等刺激性较大的药物经过PICC能够避免药物对血管产生刺激,降低输液以及化疗中的并发症发生风险[1]。尽管PICC目前有广泛的应用,但PICC本身也属于有创操作,长时间留置导管过程中,导管也会对血管壁产生刺激,可能引起相关并发症,如感染、机械性静脉炎、静脉炎等。静脉炎是PICC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做好静脉炎的预防对延长PICC导管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重要意义,那么,PICC引起的静脉炎症状表现有哪些?引起静脉炎的原因有哪些?又该从哪些方面预防呢?
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予以科普。
1、PICC静脉炎有何症状?
了解PICC静脉炎的症状表现是早期发现PICC静脉炎与尽早干预的基础,患者在使用PICC后,穿刺部位可能出现发红、疼痛,随着静脉炎的加重,顺着静脉可逐步有条索状物形成,用手可感觉到条索状的静脉,严重的静脉炎还会溢出脓液。如果使用PICC患者在置管后出现局部疼痛、红肿等问题,则需要警惕静脉炎[2]。
2、PICC导管引发静脉炎的原因有哪些?
PICC导管引发静脉炎的原因较多,整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1)
疾病因素与体位因素,PICC置管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休息,休息过程中会使得静脉回流减慢,经过PICC导管输入的液体在体内循环较慢,增加了输入液体在静脉的停留时间,可能因为输入液体刺激性等引起静脉炎。相关研究也指出,如果PICC置管患者采取半坐卧位,同样也会影响静脉血液回流,增加静脉炎发病风险;
(2)
免疫因素,PICC置管患者通常病程较长,长时间住院加之疾病因素影响,较多PICC置管患者自身免疫力较低,PICC置管穿刺引起的静脉血管壁创伤、药物以及导管对血管壁的刺激等抵抗能力以及损伤修复能力下降,患者自身抗炎能力也较差,增加静脉炎发病风险[3];
(3)
静脉血管选择以及导管选择,不同患者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如果选择的血管条件较差或者选择的PICC导管管径较大,则可对血管壁产生强烈刺激,静脉选择不当可能引起送管困难、出现导管异位等,均可增加静脉炎风险;
(4)
护理原因以及患者自我管理原因,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不到位、患者对PICC静脉炎缺乏认识等,这些都会增加PICC静脉炎发生风险。
3、如何预防PICC导管引发静脉炎?
结合上述对PICC静脉炎的相关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做好PICC置管中静脉炎的预防工作,包括以下几点:
(1)
完善前期准备工作,PICC置管前,需要对不同患者做好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疾病类型、分析PICC使用必要性、患者静脉用药类型、患者自身血管条件等。便于合理选择血管与PICC导管。如果患者的右贵要静脉血管状态较好,可作为首选血管,这是因为该血管管径较大,走向较直,位置浅,静脉瓣也较少,置管过程中需要置入的导管长度较少,置管成功率也较高;导管应选择硅胶材料,且管径较小,这些都能够降低导管置入后对血管壁的刺激,达到预防PICC导管静脉炎目的。PICC导管前可使用125u/ml肝素盐水冲管并完全浸泡在其中,通过肝素可增加导管润滑度,抗凝血,也能对补体系统活化产生抑制,提高血液流动率,对预防静脉炎至关重要;
(2)
从患者免疫因素考虑,需要注重对患者的个性化营养干预,预防营养不良,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
(3)
强化对患者健康教育,做好患者PICC置管重要性、必要性以及静脉炎相关知识的科普,尤其是在置管后48-72小时内,患者如果穿刺区域出现红肿、瘙痒、肿痛,需要及时连续医务人员,做出诊断与干预[4];
(4)
重视临床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使用PICC后,需要加强日常巡视,尤其是在置管后的72h内,及时询问患者自觉症状,观察穿刺部位是否红肿、渗液等;输液中需要限制输液速度,输液完成后局部采取红外线照射,促进炎症的有效吸收。使用多种药物过程中,需要先选择对血管刺激性小的药物,然后再使用刺激性大的药液,做好全过程的病情观察;药物输完后,及时通过生理盐水实施冲管。
总之,
预防PICC导管引发静脉炎,需要患者、护理人员的互相配合,并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加强巡视,便于尽早发现静脉炎并早期干预。
参考文献
[1]王星,伍瑛,梁珊珊,等.超薄水胶体敷料预防低出生体重儿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相关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04):94-96. [2]秦冰霞.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05):871-873. [3]郑学风,李银玲,申秋霞,等.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02):155-157. [4]郑登烨,吴英.PICC相关性血栓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3):249-25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