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骨折手术围手术期脑卒中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2021-11-09 17:14   古麻今醉

高血压、高脂血症、心房颤动、既往脑部疾病和手术时间是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发生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在全身麻醉状态下,高血压是患者围手术期发生脑卒中的高危因素。

胡辰甫1 罗欣2

1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骨科 102600;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麻醉科 100050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1,42(10):1066-1070.

DOI:10.3760/cma.j.cn321761-20210712-00394

ORIGINAL ARTICLES

【论著】

本研究旨在研究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对脑卒中这一并发症的预防提供一定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21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大兴区人民医院行骨折手术并发生术中或术后脑卒中的患者,设为卒中组;根据性别、骨折部位按照1∶1比例匹配行骨折手术未发生脑卒中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通过住院病历系统采集资料,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合并慢性疾病情况、骨折类型、手术时间、麻醉方式等相关信息。主要结局指标为是否发生围手术期脑卒中。经Logistic回归分析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发生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

2 结 果72991636413723854      

本研究从6 899例骨折患者中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70例发生脑卒中的患者,同时根据配对标准纳入70例未发生脑卒中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本组脑卒中发生率为1.05%。在发生脑卒中患者中,术中发生卒中10例,术后(4~12 d)发生卒中60例。

2.1 一般情况

两组患者性别比、吸烟史、糖尿病和骨折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卒中组患者年龄、BMI较高,手术时间较长,ASA分级Ⅱ/Ⅲ级比例较低,高血压、高脂血症、心房颤动、既往脑部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脑实质病变)比例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67971636413723917  

2.2 围手术期脑卒中发生相关危险因素

2.2.1 围手术期脑卒中发生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根据既往文献结果,年龄、BMI、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高脂血症、既往脑部疾病、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可能影响围手术期脑卒中的发生,因此将以上变量纳入单因素分析。以是否发生脑卒中为应变量,以年龄、吸烟史、BMI、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高脂血症、既往脑部疾病、下肢骨折与否、麻醉方式、手术时间为自变量行单因素分析,评估这些因素对围手术期脑卒中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年龄、BMI、高血压、高脂血症、心房颤动、既往脑部疾病、手术时间为围手术期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吸烟史、糖尿病、麻醉方式不影响围手术期脑卒中的发生(P>0.05)。见表2。

62071636413724218  

2.2.2 围手术期脑卒中发生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发生脑卒中为应变量,以年龄、吸烟史、BMI、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高脂血症、既往脑部疾病、麻醉方式、下肢骨折与否、手术时间为自变量,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混杂因素校正分析显示,高血压、高脂血症、心房颤动、既往脑部疾病、手术时间是围手术期脑卒中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见表3。

75161636413724450  

2.2.3 不同麻醉方式患者围手术期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本研究中,卒中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的有20例(28.6%),腰硬联合麻醉的有48例(68.6%)。以围手术期是否发生脑卒中为应变量,年龄、BMI、高血压、既往脑部疾病、手术时间为自变量进行在不同麻醉方式下围手术期脑卒中单因素及校正混杂因素多因素危险因素分析。在全身麻醉方式下,年龄和高血压是围手术期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进行混杂因素校正后,高血压是围手术期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下,年龄、BMI、高血压、既往脑部疾病、手术时间是围手术期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进行混杂因素校正后,年龄、既往脑部疾病和手术时间是危险因素(P<0.05)。见表4、表5。

74931636413724638   80891636413724833     

3 讨 论32241636413725083      

本研究中脑卒中的发生率为1.05%,与既往研究骨折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大致相等。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在本研究中仅有1例为出血性脑卒中,其余均为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在骨折患者中更易发生。

本研究中的病例未见心脏超声存在异常,但是附壁血栓的潜在风险和长时间手术造成的循环血流受限都可导致静脉血栓发生。尤其在椎管内麻醉状态下,患者在手术期间保持平卧位,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下肢出现血栓的风险也相应提高,在松止血带时会出现下肢血栓随血流流入体循环的情况,增加了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最新研究指南显示,脑卒中的初级预防包括:合理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脂代谢异常,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心房颤动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存在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对于存在脑缺血发作和已有脑梗死发作的患者应及时行颈动脉手术或放置颈动脉支架,药物治疗胰岛素抵抗和颅内动脉狭窄,患有与卵圆孔未闭相关性卒中的患者进行关闭卵圆孔手术。在骨折手术前,临床医师应对患者进行详细评估,尽可能控制危险因素并进行早期预防,降低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

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脑卒中纳入的病例中全身麻醉患者相对较少,腰硬联合麻醉患者较多,这对最终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另外,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可能更多,需要更大样本量进行探讨;同时病历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影响结果的可靠性,需要更加详细地进行采集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证据。

综上所述,高血压、高脂血症、心房颤动、既往脑部疾病和手术时间是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发生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在全身麻醉状态下,高血压是患者围手术期发生脑卒中的高危因素。而在腰硬联合麻醉状态下,年龄、既往脑部疾病、手术时间是围手术期发生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在临床工作中,本结果对于脑卒中发生的预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发生,患者,脑卒中,因素,手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